“斷橋幽澗水聲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斷橋幽澗水聲多”全詩
高樹夕陽人影亂,斷橋幽澗水聲多。
思鄉擬作東都賦,遠俗猶聞隔院歌。
不向晚涼移席坐,好懷佳賞奈君何。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是明代李東陽創作的一首詩詞。該詩以描繪郊外行走為主題,表達了對鄉愁的思念和對美景的贊美之情。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漫步在郊外的情景。芒鞋踏在青莎上,自在自由地行走,一天中多次經過溪頭。夕陽映照下,高大的樹木在投下的人影中顯得凌亂不堪。斷橋和幽澗中傳來悠揚的水聲。詩人心中思念家鄉,準備寫一篇《東都賦》以表達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遠方的俗世依然傳來隔院的歌聲。然而,他并不打算在晚涼降臨時改變自己的座位,他心中滿懷對美的賞析之情,但又不知你是否能夠理解他的情感。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詩人內心情感,展現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對美景的贊美之情。作者通過描繪芒鞋踏青莎、溪水聲音等細節,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自由自在的行走和大自然的美妙。詩人對夕陽下樹影的描繪,以及斷橋和幽澗傳來的水聲,表達了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景色的細膩觀察。同時,詩人內心的思鄉之情和對美的賞析,更加豐富了整首詩的情感內涵。
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真摯的情感,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的空間。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對家鄉的思念,以及對大自然和美景的熱愛和贊美。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內心的共鳴。
“斷橋幽澗水聲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xíng èr shǒu jiǎn zhāng suì yì qìng jia
郊行二首柬張遂逸親家
máng xié suí yì tà qīng shā, yī rì xī tóu jǐ dù guò.
芒鞋隨意踏青莎,一日溪頭幾度過。
gāo shù xī yáng rén yǐng luàn, duàn qiáo yōu jiàn shuǐ shēng duō.
高樹夕陽人影亂,斷橋幽澗水聲多。
sī xiāng nǐ zuò dōng dōu fù, yuǎn sú yóu wén gé yuàn gē.
思鄉擬作東都賦,遠俗猶聞隔院歌。
bù xiàng wǎn liáng yí xí zuò, hǎo huái jiā shǎng nài jūn hé.
不向晚涼移席坐,好懷佳賞奈君何。
“斷橋幽澗水聲多”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