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必才名與命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必才名與命妨”全詩
三入越山身更遠,重游京國夢難忘。
也知吏法兼詩老,未必才名與命妨。
臺省只今須俊杰,看騎驄馬問豺狼。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送蔣宗誼推官之金華》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蔣宗誼推官之金華》是明代詩人李東陽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作者送別蔣宗誼推官離開金華的情景,表達了對友誼的珍重和對未來的期許。
這首詩的中文譯文如下:
北來南去幾星霜,
又見分符出帝鄉。
三入越山身更遠,
重游京國夢難忘。
也知吏法兼詩老,
未必才名與命妨。
臺省只今須俊杰,
看騎驄馬問豺狼。
詩意:
這首詩以友人蔣宗誼離開金華為背景,表達了離別的情感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人回顧了北來南去的歲月,又一次目送友人離開故鄉。友人蔣宗誼已經多次奔波于越山之間,身處異鄉的距離愈發遙遠,但對于重游京都的夢想卻難以忘懷。
詩人明白,蔣宗誼既精通吏法,又擅長詩詞,但這并不妨礙他在官場上獲得聲名與地位。然而,當前的時局需要才華出眾的人才來擔任重要職務,這樣的人才如今在朝廷之中備受需要。詩人以騎驄馬和問豺狼的形象來象征蔣宗誼在未來的任務中所面臨的艱巨和危險。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友誼的深情厚意,并以離別為主題展現了詩人對友人離去的感傷之情。通過描繪友人的遠行和自己的祝福,詩人傳達了對友誼的珍重和對友人未來的祝愿。詩中使用了北來南去、分符出帝鄉等形象描寫,使詩情更加生動感人。詩人巧妙地將友人的才華和官場需要聯系在一起,以表達對友人前途的期許和對時局的關注。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離別時的無奈和留戀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友人的贊美和祝福之意。
“未必才名與命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jiǎng zōng yì tuī guān zhī jīn huá
送蔣宗誼推官之金華
běi lái nán qù jǐ xīng shuāng, yòu jiàn fēn fú chū dì xiāng.
北來南去幾星霜,又見分符出帝鄉。
sān rù yuè shān shēn gèng yuǎn, zhòng yóu jīng guó mèng nán wàng.
三入越山身更遠,重游京國夢難忘。
yě zhī lì fǎ jiān shī lǎo, wèi bì cái míng yǔ mìng fáng.
也知吏法兼詩老,未必才名與命妨。
tái shěng zhǐ jīn xū jùn jié, kàn qí cōng mǎ wèn chái láng.
臺省只今須俊杰,看騎驄馬問豺狼。
“未必才名與命妨”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