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溪煙雨未分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隔溪煙雨未分明”全詩
夢里江南舊時路,隔溪煙雨未分明。
分類:
作者簡介(李東陽)

李東陽(1447年-1516年),字賓之,號西涯,謚文正,明朝中葉重臣,文學家,書法家,茶陵詩派的核心人物。湖廣長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師(今北京市)。天順八年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充東宮講官,弘治八年以禮部侍郎兼文淵閣大學士,直內閣,預機務。立朝五十年,柄國十八載,清節不渝。文章典雅流麗,工篆隸書。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燕對錄》。
《黃鶯》李東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黃鶯》是明代作家李東陽的一首詩詞。詩中以描繪春天的景象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展現了作者對舊時江南的思念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柳花如雪滿春城,
始聽東風第一聲。
夢里江南舊時路,
隔溪煙雨未分明。
詩意:
該詩以春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柳花如雪覆蓋整個城市,表達了春天的來臨。第二句表達了作者第一次聆聽到東風的聲音,這是春天的象征。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作者在夢中回到了江南的舊路,但隔著溪水,煙雨朦朧,無法看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同時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作者對故鄉江南的懷念。柳花如雪的描繪給人以明亮、清新的感覺,暗示著春天的繁榮和希望的到來。第二句中的東風是春天的象征,它帶來了溫暖和生機。而夢里的江南舊時路則表達了作者對過去的懷念和對故鄉的思念。然而,溪水和煙雨的存在使得作者無法真正辨認出舊時路的模樣,給人一種朦朧、模糊的感覺,可能也寓意著作者對過去的記憶已經模糊不清,只能在夢中稍作回憶。
整首詩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和故鄉的深情思念,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運用隱喻手法,將讀者帶入作者內心的情感世界。這種將自然景物與情感相結合的手法,使得詩詞更具有感染力和共鳴力,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表達與思鄉之情。
“隔溪煙雨未分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ng yīng
黃鶯
liǔ huā rú xuě mǎn chūn chéng, shǐ tīng dōng fēng dì yī shēng.
柳花如雪滿春城,始聽東風第一聲。
mèng lǐ jiāng nán jiù shí lù, gé xī yān yǔ wèi fēn míng.
夢里江南舊時路,隔溪煙雨未分明。
“隔溪煙雨未分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二蕭 (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