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全詩
烏犍怯寒不出圈,白犬耐凍時穿籬。
老松墮枝供武火,枯蒲織蓆遮窗破。
一窩容膝暖即休,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
分類: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雞懶啼霜月低,
夜晚,黃雞懶散地在霜月低嗓子的啼叫。
詩意:黃雞懶洋洋地不愿意啼叫,與寒冷的霜月相映襯。這一景象描繪出冬日冷寂的村居景象。
青羽亂啄梅花飛。
一只青色的禽鳥在混亂地啄食梅花,梅花飄零飛舞。
詩意:青羽的禽鳥在梅花盛開的季節,瘋狂地啄食梅花,同時梅花也因此被摧殘,飄落在周圍。這一景象表達了對于美麗事物的破壞和流逝的感嘆。
烏犍怯寒不出圈,
黑色的牛羊因為寒冷而不敢離開圈舍。
詩意:冬天的嚴寒讓黑色的牛羊畏寒,它們躲在圈舍中不敢外出。這一景象描繪出冬日鄉村的寂靜與冷清。
白犬耐凍時穿籬。
一只白色的狗狗勇敢地穿過籬笆,忍受著寒冷。
詩意:與黑色的牛羊不同,白色的狗狗勇敢地穿過籬笆,忍受著寒冷,展現出堅韌和勇敢的品質。
老松墮枝供武火,
老松樹的枝干掉落下來,供給戰火使用。
詩意:在戰爭時期,老松樹的枝干被用作燃料,供給戰火使用。這一景象描繪了戰亂年代的殘酷和村居環境的貧瘠。
枯蒲織蓆遮窗破。
干枯的蒲草編織成席子,遮擋著破碎的窗戶。
詩意:窗戶破損,用干枯的蒲草編織成的席子作為臨時的遮擋物。這一景象表現了貧困環境下居民對于溫暖和舒適的追求。
一窩容膝暖即休,
一堆溫暖的事物使人心滿意足,安心休息。
詩意:村居中有一堆溫暖的事物,使人感到舒適和滿足,于是安心地休息。這一景象表達了對于溫暖和寧靜的向往。
不問甕風吹草動,
不去關心外界的變化,安享寧靜。
詩意:不關心外界的風吹草動,不去在意甕風的吹拂,過著安寧的生活。這一景象表達了對于寧靜和內心世界的重視。
賞析:艾性夫的《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是宋代詩人艾性夫的作品。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冬日村居的景象和人物活動,傳達出質樸、寂靜、堅韌和寧靜的情感。
詩中以一系列生活場景來描繪冬日村居的景象,如黃雞懶洋洋地啼叫、青羽亂啄梅花飛舞、烏犍不敢出圈、白犬勇敢穿過籬笆等等。這些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冬日村居的真實感受。
詩中所描繪的景象中,有些表現出冬日的寒冷和貧瘠,如老松墮枝供武火、枯蒲織蓆遮窗破等。這些描寫展現了戰亂年代和貧困環境下農村居民的艱難生活。然而,詩中也有一些景象表現出人們對于溫暖和寧靜的追求,如一窩容膝暖即休、不問甕風吹草動。這些描寫呈現出人們對于內心世界的重視和尋求安寧的心態。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了作者對于冬日村居的真實描繪和情感表達。通過對冬日景象的描繪,詩人展示了農村生活的艱辛和環境的貧瘠,同時也傳遞了對于溫暖、寧靜和內心世界的向往。這種質樸、堅韌和寧靜的情感,與宋代詩人常見的鄉土情懷相呼應,給人一種深沉而真實的感受。
“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kuàng wēng sì shí cūn jū lè
次韻曠翁四時村居樂
huáng jī lǎn tí shuāng yuè dī, qīng yǔ luàn zhuó méi huā fēi.
黃雞懶啼霜月低,青羽亂啄梅花飛。
wū jiān qiè hán bù chū quān, bái quǎn nài dòng shí chuān lí.
烏犍怯寒不出圈,白犬耐凍時穿籬。
lǎo sōng duò zhī gōng wǔ huǒ, kū pú zhī xí zhē chuāng pò.
老松墮枝供武火,枯蒲織蓆遮窗破。
yī wō róng xī nuǎn jí xiū, bù wèn wèng fēng chuī cǎo dòng tiān jǐ dà.
一窩容膝暖即休,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
“不問甕風吹草動天幾大”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九泰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