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聲茅屋三間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聲茅屋三間雨”全詩
寺窶不充黃粟飯,佛寒添繡碧苔紋。
秋聲茅屋三間雨,野色松巖幾樹云。
嚼菜薰香清語久,一燈明來夜將分。
分類:
《宿洪巖寺》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洪巖寺》是宋代艾性夫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洪巖寺過夜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山寺的冷清與佛寺的莊嚴。
詩詞以"形枯面冷住山人"開篇,形容寺廟的冷落與僧侶的孤獨。接著寫道"仿佛錢塘老惠勤",以杭州的著名景點錢塘江來比喻寺廟的悠久歷史,而"惠勤"則是表達了佛寺中僧侶虔誠地修行。
詩中描繪了寺廟的貧瘠景象,"寺窶不充黃粟飯"表明佛寺的經濟拮據,供奉的食物簡單單薄。接著寫到"佛寒添繡碧苔紋",用寒冷的氣氛襯托出佛寺中碧綠的苔蘚,給人以一種凄涼而美麗的感覺。
進入秋天的描寫中,"秋聲茅屋三間雨"傳達出秋天的涼爽和雨水的蕭索。"野色松巖幾樹云"則將自然景觀與寺廟相融合,營造出一個寧靜而幽深的環境。
最后的兩句,"嚼菜薰香清語久,一燈明來夜將分"表達了作者在洪巖寺中用餐的場景。作者在清香的菜肴中,與寺廟里的僧侶交談,享受著寧靜的夜晚。而"一燈明來夜將分"則暗示著夜晚即將過去,新的一天即將開始,也象征了生命的短暫與流轉。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洪巖寺的描繪,展示了寺廟的冷清、佛寺的莊嚴和自然的寧靜。詩人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出了一幅具有古韻和哲思的畫面,讓人感受到了寺廟中的寧靜與禪意。
“秋聲茅屋三間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hóng yán sì
宿洪巖寺
xíng kū miàn lěng zhù shān rén, fǎng fú qián táng lǎo huì qín.
形枯面冷住山人,仿佛錢塘老惠勤。
sì jù bù chōng huáng sù fàn, fú hán tiān xiù bì tái wén.
寺窶不充黃粟飯,佛寒添繡碧苔紋。
qiū shēng máo wū sān jiān yǔ, yě sè sōng yán jǐ shù yún.
秋聲茅屋三間雨,野色松巖幾樹云。
jué cài xūn xiāng qīng yǔ jiǔ, yī dēng míng lái yè jiāng fēn.
嚼菜薰香清語久,一燈明來夜將分。
“秋聲茅屋三間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