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固道窮書更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我固道窮書更厄”全詩
累世相傳俱掃地,斯文忽喪豈非天。
不歸老子茶腸里,知墮誰家醬瓿邊。
我固道窮書更厄,西風危涕倍潸然。
分類:
《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艾性夫 翻譯、賞析和詩意
《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是宋代詩人艾性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樓中的舊書接連遭遇兵亂而消失,
宛如山中的隱士失去了郭田。
歷代相傳的書籍都已蕩然無存,
文化之美竟然突然喪失,難道不是上天的安排?
我無法回到那個有書的時代,
誰能告訴我,這些文化遺失的背后是何原因?
我確信,貧窮中的書籍更令人憂慮,
西風吹拂下,我的淚水倍感悲涼。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文化遺失和貧困的憂慮之情。樓中的舊書被戰亂摧毀,象征著文化的消逝和知識的流失。詩人將其比喻為山中隱士失去了耕種的田地,寓意著辛勤努力的付出化為烏有。歷代流傳的書籍被打掃一空,文化之美的喪失令人痛心。詩人也感嘆自己無法回到那個充滿書籍的時代,思考著文化消失的原因。他認為貧窮中的書籍更加珍貴,而面對困境,他心中的憂愁如同西風吹拂下的淚水,倍感凄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文化遺失的憂慮和對貧窮境遇的痛心。通過樓中故書的消逝,詩人引發了對戰亂帶來的文化破壞的思考。他認為文化的損失不僅僅是物質的喪失,更是精神的貧瘠。詩人對貧窮和書籍的關系進行了思考,認為貧窮并不能剝奪書籍的價值,相反,貧窮環境中的書籍更加珍貴。最后,詩人以西風危涕的意象,將自己內心的憂傷與外在的困境相呼應,表達了對命運的無奈和對文化的珍視。
這首詩詞通過對文化和貧窮的探討,揭示了詩人對社會現象的關注和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痛苦和對文化的珍惜,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我固道窮書更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u zhōng gù shū lián bèi bīng jǐn wáng qù
樓中故書連被兵盡亡去
lóu wú cháng wù zhǐ yí biān, zhí dāng shān wēng fù guō tián.
樓無長物只遺編,直當山翁負郭田。
lěi shì xiāng chuán jù sǎo dì, sī wén hū sàng qǐ fēi tiān.
累世相傳俱掃地,斯文忽喪豈非天。
bù guī lǎo zi chá cháng lǐ, zhī duò shuí jiā jiàng bù biān.
不歸老子茶腸里,知墮誰家醬瓿邊。
wǒ gù dào qióng shū gèng è, xī fēng wēi tì bèi shān rán.
我固道窮書更厄,西風危涕倍潸然。
“我固道窮書更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