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難認馬蹄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追風難認馬蹄痕”全詩
玉琢兩圭看德器,河傾千里瞰詞源。
鴛行平日隨朝謁,鼎立今朝定討論。
只恐門開便分散,追風難認馬蹄痕。
分類:
《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孔武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是宋代孔武仲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汾陽韋曲盡名臣,
邂逅群居得遠孫。
玉琢兩圭看德器,
河傾千里瞰詞源。
這首詩的開頭描述了汾陽韋曲,指的是汾陽的名臣韋曲。名臣的才華和功績使他在汾陽地區名聲遠播。接著,詩人表達了他與群居中的遠孫相遇的喜悅之情。這里的群居可能指的是一群有學問、有才華的人聚集在一起,而遠孫則指的是年輕有為的后輩。
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詩人對德行的贊美。他將德行比作玉器,表示德行的珍貴和高貴。玉琢兩圭是指用玉石制作的兩種器物,象征著完美的品德和高尚的道德。
最后兩句描繪了詩人俯瞰千里河流,尋找詞源的情景。這里的河傾千里可以理解為詩人追尋詞源的決心和毅力。詞源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學和文化的根源,詩人希望通過觀察千里河流來尋找文化的淵源。
整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名臣和后輩的贊美,以及對高尚德行和文化淵源的追求。通過描述名臣的才華和后輩的成就,詩人表達了對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推崇。同時,他也表達了對德行和品德的重視,將其比作珍貴的玉器。通過描繪詩人尋找詞源的景象,詩詞展示了對文化淵源的探索和追尋的決心。整首詩詞融合了對人才、德行和文化的贊美,以及對傳統價值的關注,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風采和思想追求。
“追風難認馬蹄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yuàn shū shì chéng zǐ jùn míng shū sān piān
試院書事呈子駿明叔三篇
fén yáng wéi qǔ jǐn míng chén, xiè hòu qún jū dé yuǎn sūn.
汾陽韋曲盡名臣,邂逅群居得遠孫。
yù zhuó liǎng guī kàn dé qì, hé qīng qiān lǐ kàn cí yuán.
玉琢兩圭看德器,河傾千里瞰詞源。
yuān xíng píng rì suí cháo yè, dǐng lì jīn zhāo dìng tǎo lùn.
鴛行平日隨朝謁,鼎立今朝定討論。
zhǐ kǒng mén kāi biàn fēn sǎn, zhuī fēng nán rèn mǎ tí hén.
只恐門開便分散,追風難認馬蹄痕。
“追風難認馬蹄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