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磥砢百尺長”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磥砢百尺長”全詩
春風功力微,磥砢百尺長。
肌膚凝金鐵,大雪凍不僵。
度歲亦辛苦,成材必堅強。
他時擎大廈,白蟻胡能傷。
分類:
《道傍樹》孔武仲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道傍樹》是宋代孔武仲所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一棵生長在官道旁的樹為主題,通過描寫樹的形象和經歷,表達了堅強不屈、不畏艱難的精神。
詩意:《道傍樹》通過描寫一棵生長在官道旁的樹的形象,表達了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品質。樹蟠根官道旁,經歷了飽受寒霜侵襲的禁城生活。盡管春風微弱,但樹依然堅強地生長,根深蒂固,高聳百尺。它的肌膚凝結著堅硬的金鐵,即使在嚴寒的大雪中也不會凍僵。度過歲月的辛苦,成長的道路必然堅強。將來,它將承擔起支撐大廈的重任,白蟻又有什么能夠傷害它呢?
賞析:《道傍樹》通過描繪一棵生長在官道旁的樹的形象,表達了堅韌不拔、不畏艱難的精神。這棵樹以其頑強的生命力和堅硬的本質,展示了對逆境的執著抵抗。盡管春風微弱,它依然能夠頑強地生長,顯示出自我發展的力量。樹的磥砢百尺長,象征著其堅實的根基和高聳的姿態。即使面對嚴寒的大雪,它也能保持堅韌不拔的姿態,展現出強大的抗凍能力。詩人通過這棵樹的形象,表達了對于堅強意志和不屈精神的贊美。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揭示了人們在面對逆境時應該具備的勇氣和堅韌。它向讀者傳達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鼓勵人們在困難面前堅持不懈,不畏艱辛。同時,詩中對大廈的象征也顯示了樹在未來的成就和價值。整首詩以一棵樹為媒介,融合了人與自然的關系,展現了孔武仲對于堅強品質的崇敬和推崇。
總之,《道傍樹》通過描繪一棵在逆境中堅韌生長的樹的形象,表達了人們在面對困難時應保持的勇氣和韌性。詩中所展示的樹的形象以及與之相關的象征意義,使得這首詩具有著深刻的詩意和賞析價值。
“磥砢百尺長”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bàng shù
道傍樹
pán gēn guān dào bàng, shēng bǎo jìn chéng shuāng.
蟠根官道傍,生飽禁城霜。
chūn fēng gōng lì wēi, lěi kē bǎi chǐ zhǎng.
春風功力微,磥砢百尺長。
jī fū níng jīn tiě, dà xuě dòng bù jiāng.
肌膚凝金鐵,大雪凍不僵。
dù suì yì xīn kǔ, chéng cái bì jiān qiáng.
度歲亦辛苦,成材必堅強。
tā shí qíng dà shà, bái yǐ hú néng shāng.
他時擎大廈,白蟻胡能傷。
“磥砢百尺長”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