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復悲遠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況復悲遠行”全詩
大江未收潦,黃流尚奔注。
起看曙光開,忽已暗煙霧。
靄靄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昏霾天際山,暝入云間樹。
跳波亂沸白,行旅皆斷渡。
況復悲遠行,扶疾在道路。
嚴程不可緩,端為斗米誤。
有田儻可歸,破甑誰復顧。
分類:
《恭南道中有感》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恭南道中有感》是宋代晁公溯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西風在夜晚吹拂著樹林,樹葉紛紛飄落在寒冷的河灘上。大江仍未收斂泛濫的水,黃色的河水依然洶涌奔流。當我起身迎接破曉的曙光時,卻突然被濃霧所籠罩。山谷中彌漫著朦朧的云霧,秋天的江水在深處飄灑著雨。昏暗的天空與山巔相連,暮色漸漸籠罩著樹林。波浪跳躍翻騰,水面翻滾成白色的浪花,行旅都難以過河渡水。更何況我心中憂傷的遠行,患病之身還要扶病堅持在道路上。嚴寒的旅途不能延遲,端詳地計量著稻米,卻誤了斗量。雖然有自己的田地可以歸去,但是破碎的甑(盛米的器皿)又有誰來修補呢?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抒發個人心境,表達了詩人晁公溯在恭南道旅途中的感慨和憂思。詩中以自然景物的形象來表達詩人內心的苦悶和困境。西風夜晚吹拂林木,木葉飄零在寒冷的河灘上,形象地揭示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苦楚。大江奔流不息,黃流滾滾而下,表現了時光的流轉和不可逆轉的命運,暗示了詩人的遠行之路充滿困難和挑戰。詩人在美麗的自然景色中,感嘆自己的身世和處境,表達了對遠行的憂慮和對歸家的渴望。同時,詩中還融入了詩人對物質生活的困窘和對修補破碎事物的無奈之情,通過描寫甑的破損來象征詩人心靈的受傷和人生的挫折。
《恭南道中有感》以自然景觀烘托詩人內心的情感,表達了對現實生活的無奈和對命運的思考。它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宋代晁公溯的獨特才情和深邃的思考力,體現了他對人生的獨特感悟和對社會現象的關切。這首詩詞在描繪景物的同時,通過凄涼的畫面和對人生的思索,引起讀者對人生的反思和對命運的思考。
“況復悲遠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ōng nán dào zhōng yǒu gǎn
恭南道中有感
xī fēng yè jīng lín, mù yè xià hán pǔ.
西風夜驚林,木葉下寒浦。
dà jiāng wèi shōu lǎo, huáng liú shàng bēn zhù.
大江未收潦,黃流尚奔注。
qǐ kàn shǔ guāng kāi, hū yǐ àn yān wù.
起看曙光開,忽已暗煙霧。
ǎi ǎi kōng gǔ yún, míng míng qiū jiāng yǔ.
靄靄空谷云,冥冥秋江雨。
hūn mái tiān jì shān, míng rù yún jiān shù.
昏霾天際山,暝入云間樹。
tiào bō luàn fèi bái, xíng lǚ jiē duàn dù.
跳波亂沸白,行旅皆斷渡。
kuàng fù bēi yuǎn xíng, fú jí zài dào lù.
況復悲遠行,扶疾在道路。
yán chéng bù kě huǎn, duān wèi dòu mǐ wù.
嚴程不可緩,端為斗米誤。
yǒu tián tǎng kě guī, pò zèng shuí fù gù.
有田儻可歸,破甑誰復顧。
“況復悲遠行”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