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雨蕭蕭不滿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疏雨蕭蕭不滿空”全詩
萬里黃花欺病眼,十年烏帽怯秋風。
可憐望遠身能健,愈覺追歡歲不同。
便欲題詩問鄉國,不堪回首失飛鴻。
分類: 九日
《九日》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九日》是宋代晁公溯的一首詩,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九日,霜林木葉未全紅,疏雨蕭蕭不滿空。萬里黃花欺病眼,十年烏帽怯秋風。可憐望遠身能健,愈覺追歡歲不同。便欲題詩問鄉國,不堪回首失飛鴻。
譯文:
九月的日子,霜降后的樹林里,樹葉還未完全變紅,稀疏的雨聲蕭蕭地敲打著空曠。千里間開放的黃花欺騙著受病之眼,十年來一直戴著烏帽的我,對秋風感到膽怯。可憐我這望遠之人,身體尚能健康,卻越發感受到追逐歡樂的歲月已不再相同。我心中涌起想要題詩詢問故鄉的念頭,但回首望去,卻無法再見到那些飛翔的鴻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九月為背景,描繪了秋天的景象和詩人內心的感受。晁公溯巧妙地利用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比,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思考。
詩中的霜降、樹葉未全紅以及蕭蕭的雨聲,形象地描繪了秋季初期的景象,給人一種漸漸涼爽的感覺。黃花盛開,卻欺騙了受病之眼,這里可以理解為外界事物的變化和欺騙性。烏帽則象征了作者風華正茂的年華已逝,對秋風的膽怯則彰顯了對時光流轉的擔憂和不安。
詩的后半部分呈現了詩人對自身身體狀況和歲月流轉的感慨。他感嘆自己依然身體健康,卻越發感受到時間的流逝與歡樂的減少,體現了人生閱歷和心境的變化。最后,詩人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并表明想要以詩的形式詢問家鄉的消息,但面對已經過去的時光,心中充滿了無法回首的遺憾和失落。
整首詩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內心情感,展現了人生的短暫和時光的無情。詩人以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對照,反映了對光陰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深切思考,表達了對時光的無奈和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首詩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給人一種深沉而思索的感覺,使人在感嘆時光的流轉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貴。
“疏雨蕭蕭不滿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ǔ rì
九日
shuāng lín mù yè wèi quán hóng, shū yǔ xiāo xiāo bù mǎn kōng.
霜林木葉未全紅,疏雨蕭蕭不滿空。
wàn lǐ huáng huā qī bìng yǎn, shí nián wū mào qiè qiū fēng.
萬里黃花欺病眼,十年烏帽怯秋風。
kě lián wàng yuǎn shēn néng jiàn, yù jué zhuī huān suì bù tóng.
可憐望遠身能健,愈覺追歡歲不同。
biàn yù tí shī wèn xiāng guó, bù kān huí shǒu shī fēi hóng.
便欲題詩問鄉國,不堪回首失飛鴻。
“疏雨蕭蕭不滿空”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