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退猿愁心甚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蛇退猿愁心甚驚”全詩
白石既出細可數,雜花初開遠更明。
日落盡見樓閣影,天晴易聞鐘鼓聲。
至今回思三峽路,蛇退猿愁心甚驚。
分類:
《龍爪灘》晁公溯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龍爪灘》是宋代晁公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龍爪灘前江水平緩,蟆頤山下春草生長的景象。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白石細膩可數、雜花初開的景色,夕陽下樓閣的倒影清晰可見,晴天時鐘鼓的聲音傳得更加清晰。詩人回憶起曾經走過的三峽路,想到蛇退猿愁的故事,心中充滿了驚悸之情。
這首詩以典型的宋詞風格,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示了江水平緩、山青草綠的自然景觀。詩人運用具體的形象描繪,如白石和雜花,營造出細膩而生動的畫面。通過描述日落時樓閣的倒影和晴天時鐘鼓的聲音,詩人進一步突出了環境的細微變化,讓讀者感受到時間與空間的流轉。
詩人在回憶起曾經走過的三峽路時,引入了蛇退猿愁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內心的驚悸和憂慮。這種對于自然環境的感知和對生命脆弱性的思考,展現了晁公溯對于人與自然的深刻感悟。
《龍爪灘》展示了晁公溯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于自然景色的獨到感悟。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詩人不僅傳達了對于自然美的贊美,還表達了對于人生滄桑和無常的思考。這首詩詞通過細膩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給讀者帶來了對于自然和人生的共鳴和感悟。
“蛇退猿愁心甚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óng zhǎo tān
龍爪灘
lóng zhǎo tān qián jiāng shuǐ píng, má yí shān xià chūn cǎo shēng.
龍爪灘前江水平,蟆頤山下春草生。
bái shí jì chū xì kě shǔ, zá huā chū kāi yuǎn gèng míng.
白石既出細可數,雜花初開遠更明。
rì luò jǐn jiàn lóu gé yǐng, tiān qíng yì wén zhōng gǔ shēng.
日落盡見樓閣影,天晴易聞鐘鼓聲。
zhì jīn huí sī sān xiá lù, shé tuì yuán chóu xīn shén jīng.
至今回思三峽路,蛇退猿愁心甚驚。
“蛇退猿愁心甚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