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與不死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民與不死傳”全詩
不知孰舞蹈,但覺烏可已。
煌煌古人心,民與不死傳。
天和本發中,世味或食耳。
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蕩始。
折楊紛皇荂,敗素正堪紫。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天河儻可挽,舉俗快一洗。
不且尊杜黃,卿言尚予起。
分類:
《和彭教諭論詩》陳杰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彭教諭論詩》是宋代陳杰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思考和對于傳統文化的敬仰。
詩詞的中文譯文:
平生在南方度過,百次游歷芣莒。不知道誰在跳舞,只覺得烏鴉已經飛過。燦爛的古人心靈,民眾不朽地傳承。天地之間和諧的力量,人們對于世俗的嗜好或許只是一時的享受。明朗之后的衰敗,還未到達放縱的開始。折斷了楊柳,散落的皇帝花朵,敗落的素凈正適合紫色的衣裳。我這文人之風光已經衰弱許久,如何能夠承擔起微不足道的責任。如果能夠挽回天河,讓世俗之人洗凈他們的渾濁。不再尊重杜甫和黃庭堅,你的話語已經讓我重新振作起來。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展示了陳杰對于自己的文學創作和時代的思考。他感嘆自己的平凡生活,但又通過回顧古人的偉大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來尋找自己的價值。他對古人心靈的贊美表達了對于傳統文化的推崇和敬仰,認為傳統文化是不朽的,能夠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詩人對于世俗的看法有些許諷刺和嘲諷,認為人們的追求和享受只是暫時的,而真正的價值在于對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升華。詩人表達了對于時代衰敗的憂慮,希望能夠喚醒人們的良知,讓他們洗凈心靈的污濁。最后,詩人表示不再追求過去的文學偶像,而是重新振作起來,開始自己的創作。
這首詩詞通過對于個人和時代的思考,表達了對于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于藝術創作的追求。它展示了詩人對于人生的獨特見解和對于時代的批判意識,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思想性。同時,詩人的表達方式簡潔明了,通過對比和象征的手法,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傳達給讀者,給人以啟迪和思考。整首詩詞以平實的語言展示了詩人的內心世界和對于文化傳承的重視,具有一種樸實而深刻的美感。
“民與不死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éng jiào yù lùn shī
和彭教諭論詩
píng shēng yú èr nán, bǎi guò zài fú jǔ.
平生於二南,百過在芣莒。
bù zhī shú wǔ dǎo, dàn jué wū kě yǐ.
不知孰舞蹈,但覺烏可已。
huáng huáng gǔ rén xīn, mín yǔ bù sǐ chuán.
煌煌古人心,民與不死傳。
tiān hé běn fā zhōng, shì wèi huò shí ěr.
天和本發中,世味或食耳。
quán míng diāo mí hòu, wèi zào fàng dàng shǐ.
全明凋靡后,未造放蕩始。
zhé yáng fēn huáng fū, bài sù zhèng kān zǐ.
折楊紛皇荂,敗素正堪紫。
sī wén wú shuāi jiǔ, ān dé lì rèn bǐ.
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
tiān hé tǎng kě wǎn, jǔ sú kuài yī xǐ.
天河儻可挽,舉俗快一洗。
bù qiě zūn dù huáng, qīng yán shàng yǔ qǐ.
不且尊杜黃,卿言尚予起。
“民與不死傳”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