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闌杞國憂天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夢闌杞國憂天痛”全詩
岳柱摧邊忽英簜,海塵揚處又蓬萊。
夢闌杞國憂天痛,世換遼東避地回。
似爾全歸亦巡憾,貞元遺曲自生哀。
分類:
《挽龔竹卿》陳杰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龔竹卿》是宋代詩人陳杰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同朝尚憶當時事,
我去明朝公入臺。
岳柱摧邊忽英簜,
海塵揚處又蓬萊。
夢闌杞國憂天痛,
世換遼東避地回。
似爾全歸亦巡憾,
貞元遺曲自生哀。
詩意:
《挽龔竹卿》描繪了詩人對同朝官員龔竹卿離去的懷念之情。詩中表達了詩人離開宋朝,進入明朝朝廷任職的心情。詩人通過描述岳柱摧毀的邊境和海上揚起的塵土,表達了對國家動蕩和戰亂的憂慮。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遼東避地回的感慨和遺憾,以及對貞元時期的樂府詩曲的懷念和哀傷。
賞析:
《挽龔竹卿》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思鄉之情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詩人通過對岳柱摧毀和海上揚塵的描寫,將國家的動蕩與自己的離去相連結,表達了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憂慮。同時,詩人也通過對遼東避地回和貞元時期樂府詩曲的提及,展現了對過去的懷念和對現實局勢的不安與遺憾。
整首詩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為切入點,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和感慨。這種個人與時代的交融,使得詩歌中既有對國家大事的關注,又有對個人命運的抒發,展現了詩人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敏銳觸覺和深刻洞察力。同時,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增強了詩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總之,陳杰的《挽龔竹卿》通過簡潔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以個人感受為切入點,表達了對國家和時代變遷的思考和感慨,展現了詩人對社會和個人命運的深刻洞察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夢闌杞國憂天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gōng zhú qīng
挽龔竹卿
tóng cháo shàng yì dāng shí shì, wǒ qù míng cháo gōng rù tái.
同朝尚憶當時事,我去明朝公入臺。
yuè zhù cuī biān hū yīng dàng, hǎi chén yáng chù yòu péng lái.
岳柱摧邊忽英簜,海塵揚處又蓬萊。
mèng lán qǐ guó yōu tiān tòng, shì huàn liáo dōng bì dì huí.
夢闌杞國憂天痛,世換遼東避地回。
shì ěr quán guī yì xún hàn, zhēn yuán yí qū zì shēng āi.
似爾全歸亦巡憾,貞元遺曲自生哀。
“夢闌杞國憂天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