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知登隴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知登隴遠”全詩
錦字行行苦,羅帷日日啼。
豈知登隴遠,只恨下機迷。
直候陽關使,殷勤寄海西。
分類:
作者簡介(趙嘏)

趙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陽(今江蘇省淮安市楚州區)人, 約生于憲宗元和元年(806). 年輕時四處游歷, 大和七年預省試進士下第, 留寓長安多年, 出入豪門以干功名, 其間似曾遠去嶺表當了幾年幕府。 后回江東, 家于潤州(今鎮江). 會昌四年進士及第, 一年后東歸。 會昌末或大中初復往長安, 入仕為渭南尉。 約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詩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絕最多且較出色。
《雜曲歌辭·昔昔鹽·織錦竇家妻》趙嘏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雜曲歌辭·昔昔鹽·織錦竇家妻》是由唐代詩人趙嘏創作的。這首詩描述了一個女子在竇家成為織錦的妻子后的心情和遭遇。
中文譯文:
從前誰不羨慕,分配為竇家之妻。
織錦一作便辛苦,日夜淚水濕羅帷。
她不知道登上隴山有多遙遠,只是苦惱于織機的迷茫。
直到陽關使者前來,才知道他遠在海西,格外關心和思念。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一個婦女對于自己被嫁到竇家成為織錦的妻子后的心境和感受。她以前羨慕別人能嫁給竇家,但當她成為竇家妻子后,她開始意識到織錦的工作有多么辛苦,每天都要淚水濕透了薄紗帷幕。她感到迷茫和困惑,不知道登上隴山有多遠,只是在為織機的迷茫而苦惱。直到一位陽關使者來到家中,她才知道丈夫遠在海西,對她格外關心和思念。
賞析:
這首詩通過竇家妻子的視角,展現了當時婦女在婚姻中的艱辛和無奈。詩中描繪了織錦的辛苦和她因此而流下的淚水,表達了她對婚姻和生活的困惑和迷茫。詩人以簡練的文字描述了竇家妻子的心情和遭遇,使讀者能夠深切感受到她內心的苦悶和無奈。整首詩以婉約的方式展現了唐代婦女的生活狀態,打動人心。
“豈知登隴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qū gē cí xī xī yán zhī jǐn dòu jiā qī
雜曲歌辭·昔昔鹽·織錦竇家妻
dāng nián shuí bù xiàn, fēn zuò dòu jiā qī.
當年誰不羨,分作竇家妻。
jǐn zì xíng xíng kǔ, luó wéi rì rì tí.
錦字行行苦,羅帷日日啼。
qǐ zhī dēng lǒng yuǎn, zhǐ hèn xià jī mí.
豈知登隴遠,只恨下機迷。
zhí hòu yáng guān shǐ, yīn qín jì hǎi xī.
直候陽關使,殷勤寄海西。
“豈知登隴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