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推循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代推循吏”全詩
庭中無滯訟,身后有遺書。
生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好惡不應殊。
分類:
《挽鄉守樓宗簿》陳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挽鄉守樓宗簿》是宋代詩人陳宓所作,詩意深邃,表達了一種理想化的境界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
挽鄉守樓宗簿,
漢代推循吏,
周邦重魯儒。
庭中無滯訟,
身后有遺書。
生為忘家窘,
形因治郡癯。
天人同一理,
好惡不應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挽聯的形式表達了對一位鄉守樓宗簿(官職)的緬懷和思考。詩人陳宓以一種理想化的境界,探討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首句“挽鄉守樓宗簿”,表明了詩人對這位宗簿的懷念之情。宗簿是指管理宗族事務的官員,詩人稱其為“鄉守樓宗簿”,暗示他在鄉村里守望著家族的尊嚴和傳承。
接下來的兩句“漢代推循吏,周邦重魯儒”,通過提到漢代和周朝的經典時期,抒發了對古代偉大治理者和儒學傳承者的敬意。這里漢代推循吏指的是勤政治理的漢朝官員,周邦重魯儒則指周朝推崇的儒家思想。
第四句“庭中無滯訟,身后有遺書”,表達了詩人對宗簿的贊譽。庭中無滯訟,意味著他的管理能力出色,能夠化解紛爭和爭議。而“身后有遺書”則暗示了他在離世前留下的重要著作或遺囑,使他的價值和影響得以延續。
接下來兩句“生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表達了詩人對宗簿個人經歷的思考。詩人認為宗簿生平困頓,忘卻了自己的家族之憂,全心投入于治理鄉郡的事務之中。他的身體因為長期執政而消瘦,體現了他的努力與奉獻。
最后兩句“天人同一理,好惡不應殊”,表達了詩人對宗簿行事原則的贊賞。詩人認為天人之間都應該以相同的道義準則行動,無論善惡,都不應該有差別對待。這反映了詩人對于公正和道德的追求,以及對人與天之間共同的價值觀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對鄉守樓宗簿的描繪,表達了對過去偉大治理者和儒學傳承者的敬意,并通過對宗簿個人經歷和行事原則的思考,呈現了一種理想化的境界。它飽含著對公正、道德和人與天之間共同價值的思考,啟示人們在追求事業和個人價值的同時,也應注重公益和社會責任。
“漢代推循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xiāng shǒu lóu zōng bù
挽鄉守樓宗簿
hàn dài tuī xún lì, zhōu bāng zhòng lǔ rú.
漢代推循吏,周邦重魯儒。
tíng zhōng wú zhì sòng, shēn hòu yǒu yí shū.
庭中無滯訟,身后有遺書。
shēng wèi wàng jiā jiǒng, xíng yīn zhì jùn qú.
生為忘家窘,形因治郡癯。
tiān rén tóng yī lǐ, hào wù bù yīng shū.
天人同一理,好惡不應殊。
“漢代推循吏”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