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待秋風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不待秋風至”出自唐代孟郊的《悼幼子》,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bù dài qiū fēng zhì,詩句平仄:仄仄平平仄。
“不待秋風至”全詩
《悼幼子》
一閉黃蒿門,不聞白日事。
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分類:
作者簡介(孟郊)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悼幼子》孟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悼幼子》是唐代詩人孟郊所作,詩意悲愴。這首詩以抒發詩人心中的悲痛之情為主題,表達了對已逝幼子的思念和悼念之情。
詩人在詩中唱起痛苦的離別,黃蒿門指的是離別的地方,閉上門之后就不再聽到外面的一切。詩人以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的意象來表達自己心中悲傷的狀態。他回憶起幼子離世后過了十年的年月,自己心中仍然負載著無盡的恩情,對幼子千行淚都無法償還。最后,詩人灑下了脫離肉身的孩子的淚水,不再等待秋風吹來,意味著孩子已經離去,無法再與他相會。
這首詩立意悲痛,以樸實的語言表達詩人內心的思念和痛苦。通過詩人的情感抒發,讀者可以感受到無法彌補的損失和悲傷,以及對幼子的深深懷念之情。整首詩以律詩寫就,節奏流暢,表達深情。通過對他人之子的悼詞,也無形之中表達了人情之真摯。
“不待秋風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o yòu zǐ
悼幼子
yī bì huáng hāo mén, bù wén bái rì shì.
一閉黃蒿門,不聞白日事。
shēng qì sàn chéng fēng, kū hái huà wéi dì.
生氣散成風,枯骸化為地。
fù wǒ shí nián ēn, qiàn ěr qiān xíng lèi.
負我十年恩,欠爾千行淚。
sǎ zhī běi yuán shàng, bù dài qiū fēng zhì.
灑之北原上,不待秋風至。
“不待秋風至”平仄韻腳
拼音:bù dài qiū fēng zhì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不待秋風至”的相關詩句
“不待秋風至”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不待秋風至”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不待秋風至”出自孟郊的 《悼幼子》,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