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作平臺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作平臺迥”全詩
中作平臺迥,聊將小艇通。
四圍楊柳裊,十畝蕓荷紅。
何必五湖去,門前足月風。
分類:
《易地成池》陳宓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易地成池》是宋代詩人陳宓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易地成池
南園無隙地,鑿池向園東。
中作平臺迥,聊將小艇通。
四圍楊柳裊,十畝蕓荷紅。
何必五湖去,門前足月風。
中文譯文:
南園地勢平坦,沒有任何障礙,挖了個池塘通向園子的東側。
中間建造了一座高而平的平臺,可以讓小船通行。
四周楊柳婆娑,十畝蕓荷盛開紅艷。
為什么還要去五湖游玩呢?門前已有足夠的月色和微風。
詩意和賞析:
《易地成池》描繪了一個美麗的庭園景象,通過鑿池和建造平臺,詩中展示了園林藝術的巧妙設計和人工創造的精致。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感悟和對環境的塑造。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主題,展示了園林景觀的優雅和寧靜。
首句“南園無隙地,鑿池向園東。”描繪了南園地勢平坦,沒有任何障礙。這里的“南園”代表了一個美麗的庭園,沒有破碎的地面,沒有障礙物,向東側挖了個池塘,使得整個園子更加寬廣開闊。
接著,詩人描述了在園子中間建造的平臺,使得小船可以順利通行。平臺的高度使得人們可以在上面欣賞到更廣闊的景色,而小船則增添了一種寧靜和浪漫的氛圍。
詩中出現的楊柳和蕓荷進一步豐富了園林景觀的描繪。楊柳裊裊地搖曳,與周圍的環境相得益彰,而蕓荷的紅色花朵則在十畝的土地上綻放,給整個園林增添了一片艷麗的色彩。
最后兩句“何必五湖去,門前足月風。”表達了詩人對這個庭園的滿足和享受。詩人認為這個庭園已經擁有了足夠的美景和宜人的環境,不必再去遠方的五湖游玩。門前的月光和微風已經足夠讓人感到寧靜和愉悅。
《易地成池》通過描繪具體的園林景觀,展示了宋代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對人工環境塑造的熱愛。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與人工結合的庭園景觀的贊美,給人一種寧靜和舒適的感受。
“中作平臺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ì dì chéng chí
易地成池
nán yuán wú xì dì, záo chí xiàng yuán dōng.
南園無隙地,鑿池向園東。
zhōng zuò píng tái jiǒng, liáo jiāng xiǎo tǐng tōng.
中作平臺迥,聊將小艇通。
sì wéi yáng liǔ niǎo, shí mǔ yún hé hóng.
四圍楊柳裊,十畝蕓荷紅。
hé bì wǔ hú qù, mén qián zú yuè fēng.
何必五湖去,門前足月風。
“中作平臺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