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何敢比淮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魏延何敢比淮陰”全詩
流星只緩身徂落,一木終能作鄧林。
分類: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作者:陳普
朝代:宋代
此詩以詠史的形式贊美了諸葛亮,描繪了他的卓越才智和卓著的貢獻。盡管沒有提及具體的歷史事件,但通過隱晦的比喻和象征,詩人展現了諸葛亮的偉大與非凡。
詩意:
這首詩以象征性的語言描繪了諸葛亮的偉大。首先,詩人提到關羽不能承擔重要的責任,魏延也不敢與淮陰比較。這暗示了諸葛亮在軍事和政治領域中的超群才智,以及他在創造歷史偉業方面的獨特地位。其次,詩人提到流星雖然速度緩慢,但最終仍能墜落。這意味著諸葛亮雖然耐心、緩慢地推進事務,但他最終能夠實現自己的目標。最后,詩人提到一段木頭最終能夠成為鄧林。這象征著諸葛亮的才能和智慧,他能夠將看似不起眼的事物轉化為偉大的成就。
賞析:
這首詩通過隱晦的比喻和象征,展現了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杰出的貢獻。詩人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贊美,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他的偉大。通過提到關羽和魏延,詩人進一步突出了諸葛亮在歷史中的獨特地位。流星和木頭的比喻則強調了諸葛亮在實現目標和創造歷史偉業方面的堅持和耐心。
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深意的語言,通過隱喻和象征,表達了對諸葛亮的崇敬和贊美,展示了他在歷史中的非凡地位。讀者可以從中領悟到諸葛亮的智慧、才能和堅持不懈的奮斗精神。這首詩在宋代詠史詩中獨具特色,為讀者提供了對歷史人物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魏延何敢比淮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shǐ xià zhū gě kǒng míng bā shǒu
詠史下·諸葛孔明八首
guān yǔ bù néng dāng yī miàn, wèi yán hé gǎn bǐ huái yīn.
關羽不能當一面,魏延何敢比淮陰。
liú xīng zhǐ huǎn shēn cú luò, yī mù zhōng néng zuò dèng lín.
流星只緩身徂落,一木終能作鄧林。
“魏延何敢比淮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