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顱大半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頭顱大半絲”全詩
斷云荒草渡,歸鳥夕陽枝。
心事十二曲,頭顱大半絲。
低回問流水,去去復何之。
分類:
《憑闌》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憑闌》是宋代陳普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種悵然若失的心境和對逝去時光的追憶。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憑闌
南浦路東西,佳人不可期。
斷云荒草渡,歸鳥夕陽枝。
心事十二曲,頭顱大半絲。
低回問流水,去去復何之。
中文譯文:
站在欄桿邊
南浦路從東到西,美麗的女子不可期待。
斷續的云彩飄過荒草覆蓋的渡口,歸鳥棲息在夕陽的樹枝上。
心事繞經過十二曲折,頭腦已經變得千絲萬縷。
低聲問詢流水,去去復何去之處。
詩意和賞析:
《憑闌》通過簡練的文字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愁思和迷茫。詩中的南浦路是一個象征性的場景,代表著詩人的生活環境。佳人的缺席使他感到遺憾和無奈,暗示了他對美好愛情的渴望。斷云和荒草渡口以及歸鳥和夕陽的描繪,形象地表達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暗示著詩人對逝去時光的思念。
詩中的"心事十二曲"和"頭顱大半絲"揭示了詩人內心的紛亂和痛苦,使人對他的心境產生共鳴。低聲問流水,表明詩人在尋求安慰和答案,但他不知道前方的道路將何去何從。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追憶和無奈,展現了對逝去時光和美好愛情的思念之情。這種悵然若失的情感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心境的抒發相得益彰,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詩中的意象和抒情手法使得《憑闌》成為了一首樸實而富有情感的詩詞作品。
“頭顱大半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íng lán
憑闌
nán pǔ lù dōng xī, jiā rén bù kě qī.
南浦路東西,佳人不可期。
duàn yún huāng cǎo dù, guī niǎo xī yáng zhī.
斷云荒草渡,歸鳥夕陽枝。
xīn shì shí èr qǔ, tóu lú dà bàn sī.
心事十二曲,頭顱大半絲。
dī huí wèn liú shuǐ, qù qù fù hé zhī.
低回問流水,去去復何之。
“頭顱大半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