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須萬里役樓船”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何須萬里役樓船”全詩
未出母胎無不具,何須萬里役樓船。
分類:
《中庸·道不遠人五首》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中庸·道不遠人五首》是宋代陳普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庸·道不遠人五首》
三綱五典不用學,
旦氣清時在枕邊。
未出母胎無不具,
何須萬里役樓船。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一種思想,即道德規范和準則并不需要刻意學習,而是存在于人們的內心深處。當太陽升起時,清晨的空氣使人心曠神怡,而道德準則也就在我們的枕邊。每個人在出生前就已經具備了道德的天賦,不需要通過漫長的旅途和辛勤的勞動來實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優美的語言,表達了陳普對道德的理解。詩人認為,道德并不需要通過刻意的學習來獲得,而是與生俱來的。他將道德準則比作清晨的氣息,使人感到清新和愉悅。這種意象使讀者感受到道德的自然和內在的力量。
詩中的“三綱五典”是指儒家思想中的三綱五常。三綱是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指各種社會關系中的責任和義務;五典是仁、義、禮、智、信,指道德的根本原則。陳普認為,這些道德規范已經根植于人類的本性之中,不需要刻意學習,只需意識到并踐行。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奔波勞累的質疑。他認為,人們不需要像萬里役樓船一樣長途跋涉和辛勤努力,才能夠獲得道德的真諦。這種觀點體現了作者對于人性本善的信仰,強調了道德的自然和內在的特性。
通過這首詩詞,陳普傳遞了一種深邃的思想,強調了道德的內在本質和人性的善良。他鼓勵人們通過自省和內心的覺醒,去認識和踐行道德準則,而不是被外部的環境和條件所左右。這種思想在宋代的儒家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價值,也對后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何須萬里役樓船”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ng yōng dào bù yuǎn rén wǔ shǒu
中庸·道不遠人五首
sān gāng wǔ diǎn bù yòng xué, dàn qì qīng shí zài zhěn biān.
三綱五典不用學,旦氣清時在枕邊。
wèi chū mǔ tāi wú bù jù, hé xū wàn lǐ yì lóu chuán.
未出母胎無不具,何須萬里役樓船。
“何須萬里役樓船”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