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得相攜滄海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未得相攜滄海去”全詩
未得相攜滄海去,蛙池共活諒中孚。
分類:
《路中救小魚》陳普 翻譯、賞析和詩意
《路中救小魚》是宋代詩人陳普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道逢泗轍一窮魚,氣息如絲沫尚濡。
未得相攜滄海去,蛙池共活諒中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在路中救助小魚的情景。詩人陳普遇見一只在泥濘車轍中掙扎的小魚,小魚的氣息仍然是濕潤的。然而,它未能得到相互陪伴一同游向浩渺的大海,只能與蛙池里的伙伴共同在局限的環境中相互扶持。
賞析:
《路中救小魚》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傳達了一種關懷和同情之情。詩中的小魚象征著弱小和無助的生命,而詩人陳普則象征著仁愛和慈悲的精神。詩人在路中偶遇小魚,看到它在泥濘車轍中掙扎,體驗到小魚的微弱氣息,深感同情之情,決定施以援手。然而,詩中也展現了一種無奈和遺憾,詩人未能將小魚帶到廣闊的大海中,只能與蛙池中的蛙兒們共同度過。這種情感的表達,既體現了對小魚的關注和保護,也折射出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命運的無奈感。
這首詩詞以簡約的語言傳達了深遠的情感和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生命的關懷和對人生命運的思索。它提醒人們要關注身邊的弱小和無助,擁有同情心和慈悲之心,盡可能地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或生物。同時,它也反映了人們在面對命運時所面臨的無奈和遺憾,暗示人生的局限和不完美。整首詩詞以小魚為載體,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表達,使讀者產生共鳴,引發對于關愛生命、珍惜機緣和思考人生意義的思考。
“未得相攜滄海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ù zhōng jiù xiǎo yú
路中救小魚
dào féng sì zhé yī qióng yú, qì xī rú sī mò shàng rú.
道逢泗轍一窮魚,氣息如絲沫尚濡。
wèi dé xiāng xié cāng hǎi qù, wā chí gòng huó liàng zhōng fú.
未得相攜滄海去,蛙池共活諒中孚。
“未得相攜滄海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