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頗為談者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頗為談者惜”全詩
升沉雖不同,精爽或相激。
我有知名文,四海邯鄲壁。
遭逢不自閟,頗為談者惜。
談者自不知,斯人寧易得。
分類:
《書嘆七首》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書嘆七首》是宋代詩人戴表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英英天上星,碌碌澗中石。
譯文:明亮的天上星辰,黯淡的澗中石頭。
詩意:這首詩以天上的星辰和澗中的石頭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自己與眾不同的心境的思考和感慨。星辰高懸在天空,明亮璀璨,而石頭沉默地躺在澗中,黯淡無光。這兩個對比象征了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以及作者自身在社會中的身份地位和價值。
賞析:詩中的星辰和石頭是作者用來隱喻人與人之間的不同命運和境遇。星辰高懸于天空,象征那些在社會上享有聲望和地位的人,他們的光芒耀眼,備受矚目。而石頭則躺在澗中,黯淡無光,代表那些默默無聞、不被重視的人。作者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自己對自身處境的思考和感慨。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提到了自己的文才和知名度,稱自己的作品在四方傳誦,如同邯鄲城的城墻。然而,作者也表示自己的遭遇和心境并不是自愿的,希望能夠有人理解和珍惜自己的感受。但他認為,那些善談之人并不真正了解他的內心,而且很難得到與他相知相惜的人。
整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境遇的思考和對社會現象的觀察。作者感嘆自己的才華未能得到充分的認可和理解,同時也對那些只看表面、無法真正了解他內心的人表示遺憾。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對比的手法,生動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內心的掙扎。
“頗為談者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ū tàn qī shǒu
書嘆七首
yīng yīng tiān shàng xīng, lù lù jiàn zhōng shí.
英英天上星,碌碌澗中石。
shēng chén suī bù tóng, jīng shuǎng huò xiāng jī.
升沉雖不同,精爽或相激。
wǒ yǒu zhī míng wén, sì hǎi hán dān bì.
我有知名文,四海邯鄲壁。
zāo féng bù zì bì, pō wéi tán zhě xī.
遭逢不自閟,頗為談者惜。
tán zhě zì bù zhī, sī rén níng yì dé.
談者自不知,斯人寧易得。
“頗為談者惜”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