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長遠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長遠途”全詩
人當少年嫁,我當少年別。
念君非征行,年年長遠途。
妾身甘獨歿,高堂有舅姑。
山川豈遙遠,行人自不返。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雜怨》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怨》是張籍寫的一首唐詩。
中文譯文:
切切重切切,
秋風桂枝折。
人當少年嫁,
我當少年別。
念君非征行,
年年長遠途。
妾身甘獨歿,
高堂有舅姑。
山川豈遙遠,
行人自不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深愛的人分離的愁苦之情。
首先,第一句“切切重切切,秋風桂枝折。”以切切重切切來形容作者內心的痛楚和切膚之痛,同時這也表達了秋風中桂枝被折斷的悲涼寥寥之意。這里的秋風和桂枝可以被視作暗示離別的象征,這是這首詩詞的開頭。
接下來,作者表達了自己不愿意像其他女子一樣在年輕時嫁人成家,而是選擇了離別。他說“人當少年嫁,我當少年別。”這表明了作者對離別的選擇和決心。
然后,作者思念自己所愛的人,并希望這個人不是出征遠行,因為遠行需要很長的時間,“念君非征行,年年長遠途。”這句表達了作者對離別的恐懼和無奈。
接著,作者想到了自己可能會孤身一人死去的情景,而家中還有親戚等人,“妾身甘獨歿,高堂有舅姑。”這句表達了作者的孤獨和對親人的思念。
最后,作者認為山川雖然遙遠,但行人一旦離去就再也不會回來,“山川豈遙遠,行人自不返。”這句表明了作者對永遠的離別的無望之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表達了離別的苦痛和對親人的想念之情,以及對永遠離別的恐懼和無奈之感。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最真實的感受,給人以悲涼和思考離別的沖擊。
“年年長遠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yuàn
雜怨
qiē qiē zhòng qiē qiē, qiū fēng guì zhī zhé.
切切重切切,秋風桂枝折。
rén dāng shào nián jià, wǒ dāng shào nián bié.
人當少年嫁,我當少年別。
niàn jūn fēi zhēng xíng, nián nián cháng yuǎn tú.
念君非征行,年年長遠途。
qiè shēn gān dú mò, gāo táng yǒu jiù gū.
妾身甘獨歿,高堂有舅姑。
shān chuān qǐ yáo yuǎn, xíng rén zì bù fǎn.
山川豈遙遠,行人自不返。
“年年長遠途”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