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尊水號川”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倒尊水號川”全詩
隃知萬古月,自在最高天。
天高無陰晴,月亦無虧圓。
中間隔云霧,頃刻變熊千。
惟當自作樂,上界豈和鄰。
接竹風撼郭,倒尊水號川。
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分類: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是宋代詩人戴表元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雨色今夜別,映門白鮮鮮。
此時雨水之色,映照在門前,清晰明亮。
詩人在這個夜晚,與雨水分別。
隃知萬古月,自在最高天。
只有我知道這月亮已經存在了萬古,自由地在最高的天空中。
詩人意指他對于月亮的了解,認識到月亮是千百年來一直存在的,自由自在地存在于高高的天空之中。
天高無陰晴,月亦無虧圓。
天空高遠廣闊,沒有陰晴之分,月亮也沒有缺損或圓滿之分。
詩人描述了夜空的狀態,天空高遠,沒有云翳的陰晴之分,月亮也沒有明顯的缺損或圓滿的變化。
中間隔云霧,頃刻變熊千。
夜空中有云霧遮擋,瞬間變成了千熊。
詩人描繪了云霧的飄逸變幻,形容云霧在夜空中迅速變化的景象,猶如千百只熊在云霧中游動。
惟當自作樂,上界豈和鄰。
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才能自得其樂,與上界相隔豈能和鄰。
詩人表達了他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夠自得其樂,與上界、天空相隔遙遠,又怎能與之相鄰。
接竹風撼郭,倒尊水號川。
感受竹林中的風聲撼動城郭,倒尊的水發出潺潺的流動之聲。
詩人用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竹林中風聲的激蕩和水流的聲音,增添了詩意的層次。
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放聲狂歌,眺望著遙遠浩渺的景色,恐怕會有仙人乘坐著浮槎而來。
詩人表達了他豪情萬丈地高歌,遠眺著廣闊遼遠的景色,心中充滿了想象,猜測可能會有仙人乘坐著浮槎來到這里。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雨夜中微弱的月色,表達了詩人對于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詩人將自己與天空、云霧、月亮、風聲、水流等自然元素相結合,展現了對于自然的獨特理解和感悟。整首詩詞意境優美,氣勢磅礴,給人以寧靜、廣闊和開闊的感覺,展示了戴表元的詩詞才華和對自然的深刻感悟。
“倒尊水號川”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shí wǔ yè yǔ zhōng wēi yǒu yuè sè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yǔ sè jīn yè bié, yìng mén bái xiān xiān.
雨色今夜別,映門白鮮鮮。
shù zhī wàn gǔ yuè, zì zài zuì gāo tiān.
隃知萬古月,自在最高天。
tiān gāo wú yīn qíng, yuè yì wú kuī yuán.
天高無陰晴,月亦無虧圓。
zhōng jiàn gé yún wù, qǐng kè biàn xióng qiān.
中間隔云霧,頃刻變熊千。
wéi dāng zì zuò yuè, shàng jiè qǐ hé lín.
惟當自作樂,上界豈和鄰。
jiē zhú fēng hàn guō, dào zūn shuǐ hào chuān.
接竹風撼郭,倒尊水號川。
kuáng gē tiào miǎo mǎng, kǒng yǒu fú chá xiān.
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倒尊水號川”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