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蟻凈盡何處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蟻凈盡何處歸”全詩
天寒蟲豸得幾何,爪觜披猖良為腹。
華堂蝙蝠添毛衣,飛蟻凈盡何處歸。
海山野鶴亦有饑,饑絕不向人前飛。
分類:
《啄木行贈凈珇上人》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啄木行贈凈珇上人》是宋代戴表元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通過描繪鳥類在嚴寒冬天中為了覓食而啄食霜凍的木頭,以及其他生物在食物匱乏的情況下的生存狀態,表達了生命的頑強和求生的本能。
該詩以簡練、生動的語言展示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生存困境。詩中提到的鳥類,蟲豸(昆蟲),蝙蝠,飛蟻,野鶴等都是常見的生物形象,它們在冬季饑餓的情況下被迫尋找食物。詩中的鳥類在枯寒的寒冬中啄食著霜凍的木頭,蟲豸憑借微不足道的覓食能力,蝙蝠和飛蟻則在困境中努力尋找食物,野鶴也面臨著饑餓的苦境。作者通過這些形象揭示了生命在艱難環境中的頑強求生意志。
詩詞的譯文如下:
東園嘹嘹山剝剝,
有鳥晨饑啄霜木。
天寒蟲豸得幾何,
爪觜披猖良為腹。
華堂蝙蝠添毛衣,
飛蟻凈盡何處歸。
海山野鶴亦有饑,
饑絕不向人前飛。
詩意和賞析:
《啄木行贈凈珇上人》通過描繪生物在嚴寒冬季中的求生行為,傳達了生命的頑強和對生存的渴望。詩中的鳥類、蟲豸、蝙蝠、飛蟻、野鶴等形象,代表了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在困境中奮力求生的形態。詩人以簡練的語言刻畫了它們為了獲得食物而付出的努力,表達了生命的堅韌和不屈的精神。
詩中使用了具體生物形象的描寫,如鳥類啄食霜木、蟲豸為了一點食物而爪觜披猖、蝙蝠添毛衣、飛蟻凈盡等,這些描寫生動形象,讓讀者能夠感受到生物們在饑餓和寒冷中所做出的努力。同時,詩人通過表現野鶴不向人前飛的形象,強調了生物本能中的自立和獨立,傳遞了對自然界中生物間獨立精神的贊美。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勾勒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景象,以及其中蘊含的意志與精神。通過描繪生物在惡劣環境中的頑強求生,詩詞向讀者傳遞了對生命力和生存意志的敬仰,并在細膩之中表達了人類對自然界生物的關注和思考。
“飛蟻凈盡何處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uó mù xíng zèng jìng zǔ shàng rén
啄木行贈凈珇上人
dōng yuán liáo liáo shān bō bō, yǒu niǎo chén jī zhuó shuāng mù.
東園嘹嘹山剝剝,有鳥晨饑啄霜木。
tiān hán chóng zhì dé jǐ hé, zhǎo zī pī chāng liáng wèi fù.
天寒蟲豸得幾何,爪觜披猖良為腹。
huá táng biān fú tiān máo yī, fēi yǐ jìng jìn hé chǔ guī.
華堂蝙蝠添毛衣,飛蟻凈盡何處歸。
hǎi shān yě hè yì yǒu jī, jī jué bù xiàng rén qián fēi.
海山野鶴亦有饑,饑絕不向人前飛。
“飛蟻凈盡何處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