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茂苑看曾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年茂苑看曾厭”全詩
當年茂苑看曾厭,今日荒村望急驚。
泣雨羈臣愁去闕。
歌風艷女惜傾城。
蕭條欲別那拼得,移向東籬配菊英。
分類:
《兵后見三江口木芙蓉盛開》戴表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兵后見三江口木芙蓉盛開》
作者:戴表元(宋代)
江上秋花無數生,
紅紅白白照江明。
當年茂苑看曾厭,
今日荒村望急驚。
泣雨羈臣愁去闕,
歌風艷女惜傾城。
蕭條欲別那拼得,
移向東籬配菊英。
中文譯文:
在三江口的江上,秋天的花朵無數地生長,
紅紅白白的花影照亮了江面。
曾經在茂盛的園子里看過,如今望到這荒涼的村莊,感到匆忙而驚訝。
淚水似雨滴,羈絆的臣子為離去而憂愁,
歌聲中那位風華絕世的女子對失去帝國的悲傷。
荒涼而將別離,但仍然堅持不懈,
向東籬移動,與菊花一同綻放。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戰亂后的景象,以及人們在戰亂中的離散和追求安定的心情。詩人通過對江上秋花的描繪,表達了人世間的變幻無常和生命的短暫。紅紅白白的花朵照亮了江面,給人一種溫暖而繁盛的感覺,但與此同時,詩人也觸動了對曾經繁華的茂苑的回憶,與現實的荒村形成鮮明的對比,激起了他內心的急切和驚愕。
詩人運用了淚雨和歌聲來象征離散和悲傷,表達了羈絆的臣子對離去的憂愁和對失去帝國的悲傷。盡管面臨著荒涼和別離,但詩人仍然表達了堅持不懈的精神,他將自己的希望和憧憬寄托在東籬上,希望能夠與菊花一同綻放,展現出堅強和頑強的品質。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形象描繪,傳達了對戰亂時期的思考和對生命的短暫的感慨,同時也展示了詩人對美好和堅守的追求。詩中的木芙蓉盛開成為詩意的象征,表達了希望和堅強的力量。
“當年茂苑看曾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īng hòu jiàn sān jiāng kǒu mù fú róng shèng kāi
兵后見三江口木芙蓉盛開
jiāng shàng qiū huā wú shù shēng, hóng hóng bái bái zhào jiāng míng.
江上秋花無數生,紅紅白白照江明。
dāng nián mào yuàn kàn céng yàn, jīn rì huāng cūn wàng jí jīng.
當年茂苑看曾厭,今日荒村望急驚。
qì yǔ jī chén chóu qù quē.
泣雨羈臣愁去闕。
gē fēng yàn nǚ xī qīng chéng.
歌風艷女惜傾城。
xiāo tiáo yù bié nà pīn dé, yí xiàng dōng lí pèi jú yīng.
蕭條欲別那拼得,移向東籬配菊英。
“當年茂苑看曾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九艷 (仄韻) 入聲十六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