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人空說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人空說歸”全詩
因逢過江使,卻寄在家衣。
問路更愁遠,逢人空說歸。
今朝薊城北,又見塞鴻飛。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薊北春懷》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薊北春懷》的中文譯文如下:
渺渺水云外,別來音信稀。
湖海之外,離別已久音信稀少。
因逢過江使,卻寄在家衣。
偶遇過江官吏,卻將書信寄托親人。
問路更愁遠,逢人空說歸。
詢問路程更加憂愁遙遠,碰到行人卻空談家鄉。
今朝薊城北,又見塞鴻飛。
今天清晨在薊城北境,又看見飛越塞上的大雁。
這首詩描寫了詩人在遠離家鄉很久后,渴望得到親人消息但無法獲得音信的心情。他因為偶遇一個過江的官員,托他帶信回家,卻不知道能否如愿以償。他心急如焚,不斷問路,但每次遇到行人他們都無法給出令他滿意的答案。直到他在薊城北看到飛越塞上的大雁,才在薊城北境見到希望的象征。
整首詩表達出了詩人思鄉之情以及對親人的思念之情。透過描寫遠離家鄉的困境,詩人傳達了對親情的渴望和牽掛之情。大雁飛越塞上,象征著希望與烏云騰飛,給詩人帶來了一絲安慰。整首詩以簡潔而深入的語言,傳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與渴望。
“逢人空說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běi chūn huái
薊北春懷
miǎo miǎo shuǐ yún wài, bié lái yīn xìn xī.
渺渺水云外,別來音信稀。
yīn féng guò jiāng shǐ, què jì zài jiā yī.
因逢過江使,卻寄在家衣。
wèn lù gèng chóu yuǎn, féng rén kōng shuō guī.
問路更愁遠,逢人空說歸。
jīn zhāo jì chéng běi, yòu jiàn sāi hóng fēi.
今朝薊城北,又見塞鴻飛。
“逢人空說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