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須實處著千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行須實處著千鞭”全詩
謾言世上誰知我,落在人間恐愧天。
理到平時無一事,行須實處著千鞭。
但教千里民安樂,莫使虛名為世傳。
分類:
《羅年能赴興國前詩未作嘗於醉中謾成亦并達之》杜范 翻譯、賞析和詩意
《羅年能赴興國前詩未作嘗於醉中謾成亦并達之》是宋代詩人杜范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自己過去的反思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他對個人與社會關系的理解和期望。
詩詞的中文譯文:
一笑重逢二十年,
自憐鏡影已華顛。
謾言世上誰知我,
落在人間恐愧天。
理到平時無一事,
行須實處著千鞭。
但教千里民安樂,
莫使虛名為世傳。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自我反省和社會觀察為主題,通過描繪詩人與自己過去的對話,表達了對人生和社會現實的思考。
詩的開篇,“一笑重逢二十年”,暗示著詩人經歷了許多年的風雨,回首往事時心生歡愉。然而,他隨后提到“自憐鏡影已華顛”,意味著他意識到自己青春已逝,面對鏡中的自己已不再年輕。這種自省和對時光的感慨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深思和對光陰易逝的感嘆。
在接下來的幾句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困惑和無奈。他說“謾言世上誰知我”,意味著他感到自己的真實想法和內心世界無法被外界理解和認同。他感嘆自己的存在似乎只是被埋沒在塵世之中,而無法引起天地的關注和認可。
然后,詩人提出了自己對人生和社會的期望。他說“理到平時無一事,行須實處著千鞭”,意味著理論和言辭空洞無物,只有在實際行動中才能真正產生影響和價值。他希望自己不僅有理論的思考,還能將理念付諸實踐,并對自己和他人有所要求和批評。
最后兩句,“但教千里民安樂,莫使虛名為世傳”,表達了詩人對社會的期望。他希望自己的行為能夠使千里之內的人民得到安寧和幸福,而不僅僅是追求虛名和虛榮。他警示說,虛名和虛譽只是世俗間的虛妄,不應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自省和社會觀察,表達了詩人對個人命運和社會現實的思考。他呼吁人們不要被表面的虛名所迷惑,而是應該注重實際行動,為社會的安寧和人民的幸福貢獻力量。
“行須實處著千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uó nián néng fù xīng guó qián shī wèi zuò cháng yú zuì zhōng mán chéng yì bìng dá zhī
羅年能赴興國前詩未作嘗於醉中謾成亦并達之
yī xiào chóng féng èr shí nián, zì lián jìng yǐng yǐ huá diān.
一笑重逢二十年,自憐鏡影已華顛。
mán yán shì shàng shéi zhī wǒ, luò zài rén jiān kǒng kuì tiān.
謾言世上誰知我,落在人間恐愧天。
lǐ dào píng shí wú yī shì, xíng xū shí chù zhe qiān biān.
理到平時無一事,行須實處著千鞭。
dàn jiào qiān lǐ mín ān lè, mò shǐ xū míng wéi shì chuán.
但教千里民安樂,莫使虛名為世傳。
“行須實處著千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