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何日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陽春何日還”全詩
湛湛長江楓,落葉逝流水。
自非貞勁草,顏色槁欲死。
時當蟄蛟龍,么麼況螻蟻。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空褚乏裳衣,敝絮誰與理。
陽春何日還,悲哉遠游子。
分類:
《秀亭秋懷十五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秀亭秋懷十五首》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逝去時光和遠離家鄉的思念之情。
詩中以秋風的來臨為開篇,秋風從西北吹來,一夜之間便吹過了幾萬里的距離。接著,描述了湛藍的長江和隨風飄落的楓葉,楓葉隨水流逝而去。作者通過描繪這些自然景物,表達了秋天的凄涼和時光的流逝。
接下來,詩中轉向自身的感嘆。作者提到自己不像堅貞的青草一樣,顏色已經枯槁快要死去。這里,青草可能象征著堅強和生命力,而作者則感到自己的力量和精神狀態已經衰弱。他將自己與正在蟄伏的巨龍相比,認為自己不足以與之相提并論,更何況只是微不足道的螻蟻。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表達了對歸鄉的渴望和對遠行的悲傷。他認為自己必須前往邊疆,但那里的生活條件艱苦,沒有衣物可以穿,甚至連破爛的棉絮都不足以理會。他痛惜自己不能享受陽春時節的美好,對遠行的游子感到悲哀和惋惜。
整首詩以秋天為主題,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色和自身內心的感嘆,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遠離家鄉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自我反思和對人生的思考,展示了方回豐富的情感和對人生的獨特體驗的抒發。
“陽春何日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ù tíng qiū huái shí wǔ shǒu
秀亭秋懷十五首
qiū fēng xī běi lái, yī xī jǐ wàn lǐ.
秋風西北來,一夕幾萬里。
zhàn zhàn cháng jiāng fēng, luò yè shì liú shuǐ.
湛湛長江楓,落葉逝流水。
zì fēi zhēn jìng cǎo, yán sè gǎo yù sǐ.
自非貞勁草,顏色槁欲死。
shí dāng zhé jiāo lóng, me me kuàng lóu yǐ.
時當蟄蛟龍,么麼況螻蟻。
sāi jìn fēi bù kě, zhǐ xù yān suǒ shì.
塞墐非不可,旨蓄焉所恃。
kōng chǔ fá shang yī, bì xù shuí yǔ lǐ.
空褚乏裳衣,敝絮誰與理。
yáng chūn hé rì hái, bēi zāi yuǎn yóu zǐ.
陽春何日還,悲哉遠游子。
“陽春何日還”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