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索梨與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時索梨與栗”全詩
久雨見紅日。
當其陰晦時,日未嘗不出。
有物苦障之,云霧暗如漆。
讒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
泥污后土乾,歸路賃驢匹。
山中可釀酒,自舂元亭秫。
預量小兒孫,時索梨與栗。
茅檐得霜晴,炙背閱書帙。
分類:
《雜興十二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興十二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茲辰何太喜。
此時此刻何等喜悅。
久雨見紅日。
長時間的雨水終于見到了紅日。
當其陰晦時,日未嘗不出。
即使是在陰云密布的日子里,太陽也從未缺席。
有物苦障之,云霧暗如漆。
某物阻擋了它,云霧變得濃得如墨。
讒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
陰險的人阻擋了清晨的光明,突然消失不見。
泥污后土乾,歸路賃驢匹。
泥濘的土地已經干了,回家的路上租了一匹驢子。
山中可釀酒,自舂元亭秫。
山中有能釀酒的材料,自己去舂搗元亭的稻谷。
預量小兒孫,時索梨與栗。
預計著小孩子們的數量,時常向他們索取梨子和栗子。
茅檐得霜晴,炙背閱書帙。
茅草屋頂得到霜的晴朗天氣,炙熱的背上閱讀書籍。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平凡生活中的喜悅和感受。作者以簡潔的語言,通過描述日出、雨過天晴等自然景象,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瑣事和細節,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瞬間和詩意。詩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映襯,描繪了人們對自然的感悟和對生活的熱愛。從雨后見到紅日,到云霧散去,再到茅檐得霜晴,詩人通過自然景象的變化,表達了對美好時刻的珍視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同時,詩中融入了一些現實的生活場景和細節,如讒夫蔽天明、歸路賃驢匹、預量小兒孫等,使詩詞更具有生活的真實感和親切感。這些細節的描寫呈現出一種平凡而樸實的生活狀態,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和情感共鳴。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生活細節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美好時刻的感悟。它以平凡的生活為素材,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達出詩人的情感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給人以啟示和思考。
“時索梨與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xìng shí èr shǒu
雜興十二首
zī chén hé tài xǐ.
茲辰何太喜。
jiǔ yǔ jiàn hóng rì.
久雨見紅日。
dāng qí yīn huì shí, rì wèi cháng bù chū.
當其陰晦時,日未嘗不出。
yǒu wù kǔ zhàng zhī, yún wù àn rú qī.
有物苦障之,云霧暗如漆。
chán fū bì tiān míng, hū qù xiàng bó jí.
讒夫蔽天明,忽去巷伯嫉。
ní wū hòu tǔ gān, guī lù lìn lǘ pǐ.
泥污后土乾,歸路賃驢匹。
shān zhōng kě niàng jiǔ, zì chōng yuán tíng shú.
山中可釀酒,自舂元亭秫。
yù liàng xiǎo ér sūn, shí suǒ lí yǔ lì.
預量小兒孫,時索梨與栗。
máo yán dé shuāng qíng, zhì bèi yuè shū zhì.
茅檐得霜晴,炙背閱書帙。
“時索梨與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