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盛彼遂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此盛彼遂衰”全詩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梵語東漢譯,玄門西晉師。
迄為萬世害,三教乃并馳。
獨一韓文公,張我正正旗。
濂洛有諸老,此盛彼遂衰。
分類:
《學詩吟十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學詩吟十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學詩吟十首》中文譯文:
楊氏昔為我,老子實似子。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梵語東漢譯,玄門西晉師。
迄為萬世害,三教乃并馳。
獨一韓文公,張我正正旗。
濂洛有諸老,此盛彼遂衰。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刻畫了學詩吟的歷史發展和變遷。詩人通過引用歷史人物和事件,表達了對不同學派和文化流派的評價和觀察。
詩中提到了楊氏、老子、墨氏和釋迦,表明在古代文化中,不同的思想家和學派對于詩詞的態度和理解各有不同。楊氏和老子代表了道家的觀點,墨氏代表了墨家的觀點,釋迦則代表了佛家的觀點。詩人認為孟子在辟楊墨之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提到似仁與似義,指的是這些學派對仁和義的理解有相似之處,但傳承卻不明確。
詩中還提到了梵語東漢譯和玄門西晉師,這是指梵文佛經在東漢時期翻譯成漢語,以及道教在西晉時期的興盛。詩人認為這些文化的傳入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使得三教(佛教、道教和儒教)并行不悖。
最后,詩中提到了韓文公和濂洛有諸老,韓文公是指韓愈,濂洛指濂洛學派,詩人認為韓愈是獨一無二的,他代表了正統傳統,并且在學詩吟的道路上起到了重要的引領作用。然而,濂洛學派的興盛卻導致了其他學派的衰落。
通過這首詩詞,方回表達了對學詩吟歷史發展的思考和觀察,探討了不同學派和文化流派的關系以及它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詩人提醒人們要在學習和傳承中保持清醒的頭腦,以免盲目追隨,失去自身的特色和價值。
“此盛彼遂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é shī yín shí shǒu
學詩吟十首
yáng shì xī wèi wǒ, lǎo zǐ shí shì zi.
楊氏昔為我,老子實似子。
mò shì xī jiān ài, shì jiā yì rú zhī.
墨氏昔兼愛,釋迦亦如之。
mèng zǐ pì yáng mò, yǒu gōng cǐ yī shí.
孟子辟楊墨,有功此一時。
shì rén yǔ shì yì, àn chuán fěi míng chuí.
似仁與似義,暗傳匪明垂。
fàn yǔ dōng hàn yì, xuán mén xī jìn shī.
梵語東漢譯,玄門西晉師。
qì wèi wàn shì hài, sān jiào nǎi bìng chí.
迄為萬世害,三教乃并馳。
dú yī hán wén gōng, zhāng wǒ zhèng zhèng qí.
獨一韓文公,張我正正旗。
lián luò yǒu zhū lǎo, cǐ shèng bǐ suì shuāi.
濂洛有諸老,此盛彼遂衰。
“此盛彼遂衰”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