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冷喜時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手冷喜時捫”全詩
身閒宜獨坐,手冷喜時捫。
曉露黏花片,春苔蝕浪痕。
從吾已安穩,不復動云根。
分類:
《治圃雜書二十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治圃雜書二十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寧靜自在的場景,展現了詩人在園中的悠閑心境和對自然的感悟。
詩意:
詩人通過描寫汲水洗青石、寄酒于樽等細節,表達了他在園中的寧靜和閑適。他喜歡獨自坐在那里,手觸摸寒冷的石頭,享受這樣的時刻。在清晨,露水黏附在花瓣上,春苔侵蝕著浪痕,詩人感嘆時光的流轉和歲月的變遷。然而,他已經安定下來,不再被云的飄動所打擾,心境平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方回的審美情趣和對自然的感悟。他通過描寫園中的細節,如洗青石、盛酒樽,表達了自己對寧靜環境的喜愛。詩中所提到的汲水、寒冷的手以及清晨的露水和春苔,都是具體的感官形象,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詩人的身臨其境之感。
詩人以自然景物為媒介,表達了他對時光流轉和歲月變遷的感慨。花瓣上的露水和被苔蝕的浪痕,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痕跡。然而,詩人自覺地安頓下來,不再受到外界的干擾,心境安穩。這種寧靜的心態,與自然景物的變化形成了對比,突顯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整首詩以簡潔、自然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靜謐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通過對細節的描寫,詩人將讀者帶入了他的心境,讓讀者感受到了他的情感和體驗。這首詩詞展現了方回細膩的感受力和對自然的敏銳觀察,給人以寧靜、舒適的感受,引發人們對自然和內心世界的思考。
“手冷喜時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pǔ zá shū èr shí shǒu
治圃雜書二十首
jí shuǐ xǐ qīng shí, zhì zhī shèng jiǔ zūn.
汲水洗青石,寘之盛酒樽。
shēn xián yí dú zuò, shǒu lěng xǐ shí mén.
身閒宜獨坐,手冷喜時捫。
xiǎo lù nián huā piàn, chūn tái shí làng hén.
曉露黏花片,春苔蝕浪痕。
cóng wú yǐ ān wěn, bù fù dòng yún gēn.
從吾已安穩,不復動云根。
“手冷喜時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