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書如虞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著書如虞卿”全詩
嘗貴后忽賤,病又名脫營。
區區得喪間,性命系死生。
不有窮愁者,著書如虞卿。
分類:
《讀素問十六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讀素問十六首》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中表達了人生起伏、財富與榮辱的變化,以及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窮困的感受。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讀《素問》十六首
嘗過富貴后才懂貧窮,這種病叫做失去精神。曾經高貴后又突然變得卑微,這病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真。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性命系于生死之間。那些沒有盡頭的憂愁,像虞卿一樣寫作書籍。
詩意:
這首詩表達了人生的起伏和變化,以及財富與地位對人性和人生意義的影響。詩人通過描繪富貴與貧窮、榮耀與卑微的對比,反思人生的真實價值和意義。他同時提到了窮困帶來的無盡憂愁,暗示了人們在追求財富和地位的過程中可能會迷失自我,忽略了生命的真正意義。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傳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榮辱、貧富的體驗。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轉折的手法,通過描述貧富的變化和失去本真的痛苦,表達了人在富貴或貧窮中都會面臨的困惑和迷茫。詩人通過描繪生與死、憂愁與寫作的關聯,深化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真正價值的關注。
整首詩情感真摯,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生命的珍視和對人生價值的思考。它提醒人們要珍惜眼前的幸福,避免迷失于物質追求中,同時也呼喚人們關注內心世界的平衡與安寧。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的思考,并激發共鳴。
“著書如虞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sù wèn shí liù shǒu
讀素問十六首
cháng fù hòu nǎi pín, qí bìng míng shī jīng.
嘗富后乃貧,其病名失精。
cháng guì hòu hū jiàn, bìng yòu míng tuō yíng.
嘗貴后忽賤,病又名脫營。
qū qū dé sàng jiān, xìng mìng xì sǐ shēng.
區區得喪間,性命系死生。
bù yǒu qióng chóu zhě, zhù shū rú yú qīng.
不有窮愁者,著書如虞卿。
“著書如虞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