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株漫自栽桑柘”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株漫自栽桑柘”全詩
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
分類: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作品之一。這首詩以描繪舟行在青溪道中進入歙縣的情景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立岸兒童看客過,
人煙近處放牛多。
萬株漫自栽桑柘,
一縷何曾織綺羅。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舟行在青溪道中的情景為背景,描繪了岸邊的孩童和路過的行人,以及近處放牛的村莊景象。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存。
首句"立岸兒童看客過"表現了岸邊的孩童立在岸上,觀看船上的過客。這一景象生動地展示了船行的熱鬧場景,也抓住了人們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
第二句"人煙近處放牛多"描繪了船行經過的地方附近有人煙,牧民放牧牛羊。這一句反映了當時鄉村的寧靜和人們的生活狀態,展現了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
接下來兩句"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描繪了大片的桑樹和柘樹,以及由此產生的絲綢織物。這里,詩人通過描繪桑柘樹木和織綺羅的過程,表現了當時的農業和絲綢產業的興盛繁榮,也彰顯了社會的富裕和文化的繁榮。
整首詩以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展現了宋代鄉村的美麗和繁榮。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共生,給人一種寧靜和愉悅的感覺,也體現了方回對家鄉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社會繁榮的向往。
“萬株漫自栽桑柘”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ōu xíng qīng xī dào zhōng rù shè shí èr shǒu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
lì àn ér tóng kàn kè guò, rén yān jìn chù fàng niú duō.
立岸兒童看客過,人煙近處放牛多。
wàn zhū màn zì zāi sāng zhè, yī lǚ hé zēng zhī qǐ luó.
萬株漫自栽桑柘,一縷何曾織綺羅。
“萬株漫自栽桑柘”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二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