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陽死草青先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向陽死草青先茁”全詩
向陽死草青先茁,解凍枯池綠再生。
太子四門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驚。
回頭最念兒童輩,不識燈宵舊太平。
分類: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是宋代方回的詩作。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曉林禽百種鳴,
春寒漸暖變新聲。
向陽死草青先茁,
解凍枯池綠再生。
太子四門何足怪,
麻姑三海自堪驚。
回頭最念兒童輩,
不識燈宵舊太平。
詩詞的中文譯文:
清晨的林間,各種禽鳥百般鳴叫,
春寒逐漸消退,聲音也變得嶄新。
朝向陽光的一側,枯死的草開始發綠,
解凍的池塘重新生機勃發。
太子的四扇大門怎能引起驚訝,
麻姑跨越三個海洋也不足為奇。
回首間最讓人懷念的是兒童時代的輩份,
不知道燈火夜宵的舊時平靜。
詩意:
這首詩詞以春天初現的景象為背景,表達了自然界的復蘇和生機煥發。詩人描述了林間百鳥鳴叫的聲音,預示著春寒逐漸消退,帶來了新的生命和希望。在陽光的照射下,死去的草開始發芽,枯死的池塘重新變得綠意盎然。這一景象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和大自然的循環,展現了生命力的不竭和生生不息的力量。
詩詞的后半部分引入了太子和麻姑的意象,通過對比來凸顯人類的局限和自然的神奇。太子的四扇大門無法引起驚訝,表明尊貴和權勢在面對大自然時顯得微不足道;而麻姑跨越三個海洋也無法引起驚奇,意味著在自然面前,人類的壯麗事跡顯得微不足道。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對兒童時代和平靜生活的懷念,對逝去時光的追憶和對現實世界的疏離。
賞析: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以生動的意象和對比的手法,展示了春天的到來和自然界的變化。詩人通過描繪林間百鳥鳴叫、草木復蘇的景象,抓住了春天初現的瞬間,傳遞了春天帶來的希望和生命力的重生。同時,通過太子和麻姑的形象,詩人將人類的尊貴和壯麗與自然的偉大和神奇進行對照,凸顯了人類在自然面前的渺小。最后幾句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平靜生活的思念,呼應了人們對于過去美好時光的回憶和對現實世界的疏離感。整首詩以簡潔、清新的語言,展現了自然的力量和人類的情感,帶給讀者思考和感悟。
“向陽死草青先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iù shí wǔ chūn hán yín qī shǒu
六十五春寒吟七首
qīng xiǎo lín qín bǎi zhǒng míng, chūn hán jiàn nuǎn biàn xīn shēng.
清曉林禽百種鳴,春寒漸暖變新聲。
xiàng yáng sǐ cǎo qīng xiān zhuó, jiě dòng kū chí lǜ zài shēng.
向陽死草青先茁,解凍枯池綠再生。
tài zǐ sì mén hé zú guài, má gū sān hǎi zì kān jīng.
太子四門何足怪,麻姑三海自堪驚。
huí tóu zuì niàn ér tóng bèi, bù shí dēng xiāo jiù tài píng.
回頭最念兒童輩,不識燈宵舊太平。
“向陽死草青先茁”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仄韻) 入聲八黠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