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與竹偏寒”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氣與竹偏寒”全詩
誰共登春榭,唯聞有地官。
色連山遠靜,氣與竹偏寒。
高韻更相應,寧同歌吹歡。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和戶部令狐尚書喜裴司空見招看雪》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張籍創作的《和戶部令狐尚書喜裴司空見招看雪》。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園新覆雪,上宰曉來看。
誰共登春榭,唯聞有地官。
色連山遠靜,氣與竹偏寒。
高韻更相應,寧同歌吹歡。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南園覆蓋新雪的景象,張籍在清晨迎接令狐尚書裴司空前來觀賞雪景。他們一同登上春榭,欣賞美麗的雪景。雖然沒有其他人陪伴,但只聽到地方官員的聲音。雪的顏色與遠山相連,寧靜而寂靜,寒氣透過竹林傳來。高雅的音韻與這景象相應,與歌吹樂舞的歡樂不同。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冬日南園的雪景,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物的敏銳觀察和細膩表達。整首詩通過對雪景的描繪,表達了一種寂靜與高雅的美感。
詩中的"南園新覆雪"揭示了南園被一層新雪所覆蓋的景象,給人一種清新、潔白的感覺。"上宰曉來看"表明令狐尚書裴司空在清晨來到這里,與張籍一同欣賞雪景。
"誰共登春榭"表明在這個時刻,除了詩人和令狐尚書,沒有其他人共同分享這美景。"唯聞有地官"則暗示著只能聽到地方官員的聲音,增加了一種寂靜和孤獨的氛圍。
詩詞中的"色連山遠靜,氣與竹偏寒"通過對顏色與氣氛的描繪,營造了一種寧靜而寒冷的氛圍。"高韻更相應,寧同歌吹歡"則表達了詩人對高雅音樂和自然景物的相應,與喧囂的歌吹歡樂形成鮮明對比。
總體而言,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冬日雪景,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高雅與寧靜的追求。它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比,讓讀者感受到雪景中的美感和詩人的情感體驗。
“氣與竹偏寒”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hù bù líng hú shàng shū xǐ péi sī kōng jiàn zhāo kàn xuě
和戶部令狐尚書喜裴司空見招看雪
nán yuán xīn fù xuě, shàng zǎi xiǎo lái kàn.
南園新覆雪,上宰曉來看。
shuí gòng dēng chūn xiè, wéi wén yǒu dì guān.
誰共登春榭,唯聞有地官。
sè lián shān yuǎn jìng, qì yǔ zhú piān hán.
色連山遠靜,氣與竹偏寒。
gāo yùn gèng xiāng yìng, níng tóng gē chuī huān.
高韻更相應,寧同歌吹歡。
“氣與竹偏寒”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