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嘹唳小亭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嘹唳小亭風”全詩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丞相西園好,池塘野水通。
欲將來放此,賞望與賓同。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皎皎仙家鶴,遠留閑宅中。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丞相西園好,池塘野水通。
欲將來放此,賞望與賓同。
詩意:
這首詩詞是張籍以詩請唐代刑部白侍郎裴休,希望能夠得到一對仙家鶴來留在自己的宅邸中。詩中描述了鶴的形象,它們潔白如玉,居住在仙家之中。張籍希望這對鶴能在他的閑宅中自由自在地徘徊,感受幽樹下的月光,聽到小亭上飄來的風聲。他贊美丞相的西園景致優美,池塘和野水相連,形成一片寬廣的水域。張籍希望能將這對鶴放養在這里,與賓客一同欣賞這美景。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景象,展現了張籍對自然和人文景觀的贊美。他以鶴作為詩中的主要意象,鶴象征著高潔和長壽,是仙境中常見的仙鳥。通過描寫鶴在幽樹下徘徊,以及在小亭上嘹唳的情景,張籍渲染出一種寧靜和祥和的氛圍。在詩的后半部分,他轉而贊美丞相的西園景致,以及池塘和野水的通連之美。這些景觀與鶴的形象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幅和諧的畫面。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主題,表達了對自然美和人文景觀的向往和贊美之情。張籍通過描繪鶴和自然景觀的交融,表達了對寧靜、自由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他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士大夫對自然環境的熱愛和追求,以及對閑適生活的向往。整首詩詞優美流暢,意境清新,給人以寧靜和愉悅的感受,展示了張籍才華橫溢的寫作風格。
“嘹唳小亭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péi sī kōng yǐ shī qǐng xíng bù bái shì láng shuāng hè
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jiǎo jiǎo xiān jiā hè, yuǎn liú xián zhái zhōng.
皎皎仙家鶴,遠留閑宅中。
pái huái yōu shù yuè, liáo lì xiǎo tíng fēng.
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chéng xiàng xī yuán hǎo, chí táng yě shuǐ tōng.
丞相西園好,池塘野水通。
yù jiāng lái fàng cǐ, shǎng wàng yǔ bīn tóng.
欲將來放此,賞望與賓同。
“嘹唳小亭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