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露老蒹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霜露老蒹葭”全詩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有力能推拉,無疵可汰沙。
文潛遺論在,霜露老蒹葭。
分類:
《次韻鄧善之書懷七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鄧善之書懷七首》是宋代文人方回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和友誼的思考和感嘆。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我聽著髯張的琴聲,
清幽如月夜的笳聲。
曹思先的七子們,
杜老也到了三巴。
他們有能力推動和拉拔,
沒有瑕疵可供挑剔。
文化的隱士留下深刻的論述,
如同霜露滋養著老蒹葭。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琴聲和笳聲,抒發了作者對音樂之美的贊嘆。髯張是指髯張庭(張髯),他是北宋著名的琴師,其琴藝被認為清婉動聽。詩中作者通過聽琴聲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欣賞之情。
詩詞中提到了曹思先的七子和杜老到三巴,暗示了作者對文化傳承的思考。曹思先是北宋時期文學家,他培養和推廣了許多有才華的學生。杜老則指杜甫,他是唐代著名的詩人,被譽為"詩圣"。他的詩歌作品在文學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過提及這些文化名人,作者表達了對文化傳承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性的思考。
詩詞中還提到了"有力能推拉"和"無疵可汰沙",表達了作者對文化傳承中力量的推動和對瑕疵的排除的渴望。作者希望有能力的人能夠推動文化的發展,而文化自身應當摒棄瑕疵和不足,以保持其純粹和高尚的品質。
最后,詩詞以"文潛遺論在,霜露老蒹葭"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對古代文化遺產的敬佩和思念之情。文潛指文天祥,他是南宋時期的抗元將領和文學家,有許多重要的文論作品。通過提及他的遺論,作者呼應了文化傳承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性。霜露老蒹葭則是用來比喻文化的古老和堅韌,蒹葭是一種生長在沼澤地的植物,它經受住了寒霜和露水的考驗,象征著文化的堅韌和持久。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音樂之美、提及文化名人、探討文化傳承和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以及表達對古代文化遺產的敬佩和思念,展現了作者對文化和友誼的深刻思考和贊美之情。
“霜露老蒹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dèng shàn zhī shū huái qī shǒu
次韻鄧善之書懷七首
wǒ tīng rán zhāng zuò, qīng yú yuè yè jiā.
我聽髯張作,清于月夜笳。
cáo sī xiān qī zǐ, dù lǎo dào sān bā.
曹思先七子,杜老到三巴。
yǒu lì néng tuī lā, wú cī kě tài shā.
有力能推拉,無疵可汰沙。
wén qián yí lùn zài, shuāng lù lǎo jiān jiā.
文潛遺論在,霜露老蒹葭。
“霜露老蒹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