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是心腸木石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豈是心腸木石人”全詩
網魚野老何曾覷,豈是心腸木石人。
分類: 西湖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是宋代方回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的景色和其中所蘊含的情感。
詩中提到了北曲南歌日日更新,表達了音樂藝術的不斷革新和進步。北曲和南歌分別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音樂風格,而它們在西湖第三橋上的表演則象征著文化的繁榮和發展。這種音樂的不斷更新,使得人們在春天的時候紅裝不會遲到,也就是說,人們可以享受到最新最美妙的音樂和藝術表演。
詩中還提到了網魚野老,他們無法觸摸到這些美好的事物。網魚指的是網中的魚,意味著陷入困境或束縛的人,而野老則表示遠離城市喧囂的老人。他們無法欣賞到音樂的美妙和文化的繁榮,因為他們與現代社會和現代文化疏離,與城市的喧囂和浮躁格格不入。這里作者通過網魚野老的形象,表達了一種人與時代的脫節和思想的隔閡。
最后兩句“豈是心腸木石人”,表達了作者對那些無法欣賞音樂和文化的人的無奈和惋惜之情。作者認為,那些無法理解和感受音樂藝術之美的人,心靈似乎已經被石頭和木頭所代替,喪失了對美的敏感和欣賞能力。這種情感上的隔閡使得他們無法領略到音樂和文化的真正魅力。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西湖第三橋上的音樂藝術和文化繁榮,以及對無法欣賞和理解這些美好事物的人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時代變遷和人與時代的關系的思索和感慨。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象,傳達了作者對音樂、文化和人性的理解和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豈是心腸木石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sān rì xī hú dì sān qiáo sì shǒu
三月三日西湖第三橋四首
běi qǔ nán gē rì rì xīn, hóng zhuāng bù zhú luò hóng chūn.
北曲南歌日日新,紅妝不逐落紅春。
wǎng yú yě lǎo hé zēng qù, qǐ shì xīn cháng mù shí rén.
網魚野老何曾覷,豈是心腸木石人。
“豈是心腸木石人”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