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網可致皆常鱗”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漁網可致皆常鱗”全詩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猶龍世豈無斯人,漁網可致皆常鱗。
蜾蠃螟蛉勿浪語,得似劉伶雞肋身。
分類:
《三月六日再用韻二首》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月六日再用韻二首》是宋代方回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杯不亂善食酒,
如手拜玉肘生柳。
貌醉心醒戒亢悔,
一斟一酌乾用九。
猶龍世豈無斯人,
漁網可致皆常鱗。
蜾蠃螟蛉勿浪語,
得似劉伶雞肋身。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方回在三月六日再次用韻所體驗到的情感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飲酒的場景,表達了作者豪爽的性格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者以百杯酒為喻,表達了自己能夠豪飲不亂的能力,并將這種能力比作手拜玉肘,使柳樹發芽。同時,作者也用這種喝酒的方式來警戒自己不要過于放縱,要時刻保持清醒的心智。每一次斟酌都要謹慎,因為每一次都是寶貴的,如同干用九次。作者還表達了對于世間英杰的贊嘆,認為像龍一樣的人在世間是不會缺席的,他們就像漁網一樣,無論捕獲什么,都是珍稀的珍寶。最后,作者以蜾蠃、螟蛉為比喻,勉勵自己不要言行輕浮,要像劉伶那樣,雖然他的才華被埋沒,但仍然保持著獨特的品質。
賞析:
這首詩詞以飲酒為主題,通過描繪酒宴場景,表達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自我約束的警醒。作者以百杯不亂的形象展現了自己豪爽的性格和善于享受生活的態度,同時也提醒自己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過于放縱。詩中運用了飲酒的比喻手法,將百杯酒比作手拜玉肘,使柳樹發芽,形象地表達了作者的豪情和希望。通過對世間英杰的贊嘆,作者傳達了對真正有才華的人的敬重和崇拜之情。最后,以蜾蠃、螟蛉與劉伶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品質的期許,希望能保持真實和獨特。整首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豐富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熱愛與反思。
“漁網可致皆常鱗”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yuè liù rì zài yòng yùn èr shǒu
三月六日再用韻二首
bǎi bēi bù luàn shàn shí jiǔ, rú shǒu bài yù zhǒu shēng liǔ.
百杯不亂善食酒,如手拜玉肘生柳。
mào zuì xīn xǐng jiè kàng huǐ, yī zhēn yī zhuó gān yòng jiǔ.
貌醉心醒戒亢悔,一斟一酌乾用九。
yóu lóng shì qǐ wú sī rén, yú wǎng kě zhì jiē cháng lín.
猶龍世豈無斯人,漁網可致皆常鱗。
guǒ luǒ míng líng wù làng yǔ, dé shì liú líng jī lèi shēn.
蜾蠃螟蛉勿浪語,得似劉伶雞肋身。
“漁網可致皆常鱗”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