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為客負春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年年為客負春風”全詩
鶯花時節兵還動,詩酒生涯老更窮。
逆料未來猶有幾。
懸知所過即成空。
故鄉寒食澆松處,亦想兒曹念乃翁。
分類:
《閏二月十六日清明》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閏二月十六日清明》是宋代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明時節,每天樓頭的柳樹綠意濃郁,年復一年我作為游子承受著春風的期待。鶯花盛開的季節,戰爭仍在不斷發生,而我的詩酒生涯卻越發貧瘠。逆料未來還會有多少磨難?我懸念的所經之處將化為虛無。故鄉的寒食節,我想起了澆水松樹的地方,也想到了兒子和曹家的人們是否會懷念我這個年邁的父親。
這首詩詞以清明時節為背景,描繪了作者方回身為游子的心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樓頭的柳樹綠意濃郁,象征著春天的到來,但作者年復一年作為客居他鄉的游子,卻始終無法親身感受到春風的溫暖。鶯花盛開的時候,戰爭仍然在繼續,作者感嘆自己的詩酒生涯貧瘠,生活愈發艱難。他對未來的展望充滿疑慮,懸念所經之處即成空,預示著未來的不確定性和一切都將化為虛無。在故鄉的寒食節,作者回憶起澆水松樹的地方,同時也思念著兒子和曹家的人們是否還會記掛著他這個年邁的父親。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方回作為游子的苦悶和對家鄉的深情思念。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詩人成功地傳達了無奈和憂傷的情緒。詩詞中的柳樹和鶯花象征著春天和生機,與作者游子身份形成鮮明的對比,強調了他與家鄉的隔離和無法回歸的困境。整首詩詞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以及對未來的疑慮和對生活的無奈感,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年年為客負春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rùn èr yuè shí liù rì qīng míng
閏二月十六日清明
rì rì lóu tóu liǔ sè nóng, nián nián wèi kè fù chūn fēng.
日日樓頭柳色濃,年年為客負春風。
yīng huā shí jié bīng hái dòng, shī jiǔ shēng yá lǎo gèng qióng.
鶯花時節兵還動,詩酒生涯老更窮。
nì liào wèi lái yóu yǒu jǐ.
逆料未來猶有幾。
xuán zhī suǒ guò jí chéng kōng.
懸知所過即成空。
gù xiāng hán shí jiāo sōng chù, yì xiǎng ér cáo niàn nǎi wēng.
故鄉寒食澆松處,亦想兒曹念乃翁。
“年年為客負春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