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覺老人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偏覺老人愁”全詩
肯為貧士地,偏覺老人愁。
蟋蟀聲彌急,梧桐色漸愁。
殘星余幾點,吾獨倚吾樓。
分類:
《八月二十日天曉》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八月二十日天曉》是宋代詩人方回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八月二十日,天剛亮,
清晨潮水初退去,
西風吹獵著寒冷的裘衣。
愿意為貧窮的人們分一塊土地,
卻感到老人的憂愁。
蟋蟀的聲音越來越急促,
梧桐樹的顏色逐漸凄涼。
已經消失的星星只剩幾點,
我獨自倚立在自己的樓上。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八月的清晨景象,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慨。詩人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潮水退去、西風吹寒、蟋蟀鳴叫和梧桐凋謝等景象,將自然景物與人的情感相結合,表達了對貧困和老年憂愁的關切。最后,詩人以獨自倚立在樓上的形象,表達了對人生孤獨和無奈的感受。
賞析:
《八月二十日天曉》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深刻的情感,展現了方回細膩的觀察力和對細節的敏感。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將自然的變化與人的情感相融合,表達了對社會不公和人生無奈的思考。詩中的潮水退去、西風吹寒、蟋蟀鳴叫和梧桐凋謝等景象,通過象征手法,寄托了詩人對社會貧困和老年困境的關切之情。最后一句“吾獨倚吾樓”,展示了詩人孤獨的心境和對人生無奈的領悟,給人以深思。
整首詩詞運用了自然景物與人情感的對比,通過細膩的描寫,傳達出作者對社會現實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反思。方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勾勒出一個充滿憂愁和孤獨的清晨景象,引發讀者對人生意義和社會關懷的思考。
“偏覺老人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ā yuè èr shí rì tiān xiǎo
八月二十日天曉
qīng xiǎo cháo chū guò, xī fēng liè bì qiú.
清曉潮初過,西風獵弊裘。
kěn wèi pín shì dì, piān jué lǎo rén chóu.
肯為貧士地,偏覺老人愁。
xī shuài shēng mí jí, wú tóng sè jiàn chóu.
蟋蟀聲彌急,梧桐色漸愁。
cán xīng yú jǐ diǎn, wú dú yǐ wú lóu.
殘星余幾點,吾獨倚吾樓。
“偏覺老人愁”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