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路逶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山路逶迤”全詩
出門兩相顧,青山路逶迤。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別于鵠》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別于鵠》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離開燈光,迎來晨曦,
行人起身又思念。
出門時我們相互凝視,
青山的道路彎曲延續。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在黎明時分離別時的情感和思緒。詩人離開了燈光的照耀,迎接清晨的曙光,而行人們也起床繼續他們的旅程,但同時也產生了對離別的思念之情。當詩人和行人相互凝視時,他們的目光交匯在一起,而前方的青山路途則蜿蜒曲折延伸。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離別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的描寫,將離別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詩中的"離燈及晨輝"和"行人起復思"一句,通過對光明的對比,突出了離別時的內心感受。"出門兩相顧"一句,則表達了離別時互相凝視的情景,增加了詩詞的情感共鳴。最后的"青山路逶迤"一句,則通過描繪山路的曲折延伸,給人一種行程漫長的感覺,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辛酸和無奈。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離別時的情感體驗,情景交融,意境深遠。它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行為的描寫,將離別的苦澀和思念的情感表達得深刻而真實。這首詩詞在簡潔中蘊含了豐富的情感,使讀者能夠產生共鳴,感受到離別的辛酸和無奈,體味到人生中的離散和別離之情。
“青山路逶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ié yú gǔ
別于鵠
lí dēng jí chén huī, xíng rén qǐ fù sī.
離燈及晨輝,行人起復思。
chū mén liǎng xiāng gù, qīng shān lù wēi yí.
出門兩相顧,青山路逶迤。
“青山路逶迤”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