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書床上亂重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簿書床上亂重重”全詩
應勝昨來趨府日,簿書床上亂重重。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寄徐晦》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徐晦》是唐代張籍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鄠陂的魚和美酒尤其濃郁,不出琴齋就能看到雪峰。
應該是為了超越昨天的奔走于官府的日子,床上的簿冊書籍亂七八糟地堆滿著。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詩人的生活場景和內心感受。詩中的"鄠陂魚美酒偏濃"表達了詩人所處的環境富有誘惑力,他不必外出也能品嘗到美味和享受。"不出琴齋見雪峰"則暗示詩人沉浸在自己的琴齋中,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雪山風景。接著,詩人提到了自己昨天的奔走勞碌,暗示他是一個忙碌的官員,可能是在朝廷擔任職務。最后,他描述了床上堆滿了簿冊書籍的場景,表明自己工作繁忙,事務繁重。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展現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人通過描繪鄠陂的美酒和魚,以及琴齋中的雪峰,表達了他對閑適、寧靜和自然美的向往。然而,他又提到了自己繁忙的工作和事務,床上堆滿的簿冊書籍象征著他的忙碌和職責。整首詩意味深長,通過對對比的描繪,反映了詩人內心對自由和平靜的渴望,以及現實中的責任和壓力。這種對矛盾狀態的描繪和思考,使得詩詞更具有生活感和思想深度。
張籍是唐代初期的文學家,他的作品以清麗灑脫、意境深遠而著稱。《寄徐晦》展示了他對自然和寧靜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現實生活的思考和感悟。這首詩詞在語言上簡練明了,意境上富有層次感,通過對比描寫展示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在閱讀欣賞時,讀者可以感受到詩人對自由和寧靜的追求,同時也能引發對現實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深思。
“簿書床上亂重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xú huì
寄徐晦
hù bēi yú měi jiǔ piān nóng, bù chū qín zhāi jiàn xuě fēng.
鄠陂魚美酒偏濃,不出琴齋見雪峰。
yīng shèng zuó lái qū fǔ rì, bù shū chuáng shàng luàn chóng chóng.
應勝昨來趨府日,簿書床上亂重重。
“簿書床上亂重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二冬 (仄韻) 上聲二腫 (仄韻) 去聲二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