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絳縣劉明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可憐絳縣劉明府”全詩
可憐絳縣劉明府,猶解頻頻寄遠書。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答劉明府》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答劉明府》是唐代張籍寫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
身病多時又客居,
滿城親舊盡相疏。
可憐絳縣劉明府,
猶解頻頻寄遠書。
詩詞的意思是:
我身患病已經有一段時間,又遠離家鄉寄居他鄉,
滿城的親朋好友都漸漸疏遠了我。
可憐的絳縣劉明府,
還是經常寄來遠方的信件。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身患病痛、客居他鄉的孤寂和無奈之情。作者身體不適,離開了故鄉,人情冷淡,親友漸行漸遠。然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絳縣的劉明府仍然保持著與作者的聯系,頻頻寄來書信,表達了對作者的關心和問候。
這首詩詞中透露出對人情的淡薄和孤寂的感受,同時也體現了友情的珍貴和對友人的感激之情。盡管作者身患病痛,但他仍然感到劉明府的關懷和支持,這種情感在他的孤寂中起到了一絲溫暖的作用。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達了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展現了唐代士人的情義情懷。
“可憐絳縣劉明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á liú míng fǔ
答劉明府
shēn bìng duō shí yòu kè jū, mǎn chéng qīn jiù jǐn xiāng shū.
身病多時又客居,滿城親舊盡相疏。
kě lián jiàng xiàn liú míng fǔ, yóu jiě pín pín jì yuǎn shū.
可憐絳縣劉明府,猶解頻頻寄遠書。
“可憐絳縣劉明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