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寺行吟日已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出寺行吟日已斜”全詩
十二街中春雪遍,馬蹄今去入誰家。
分類:
作者簡介(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并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采蓮曲》《江南曲》。1 《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并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逢賈島》張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逢賈島
僧房逢著款冬花,
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
馬蹄今去入誰家?
譯文:
遇見賈島
僧房里遇見了嬌艷的冬花,
走出寺廟,太陽已經向西斜了。
市區的十二條街道上,春雪紛飛,
馬蹄聲響,走向何家?
詩意和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唐代詩人張籍在途中遇到女子賈島的詩。詩中描繪了詩人途中經過僧房,看到了嬌艷的冬花,表現了冬日的凄涼和花朵的美麗。然后詩人走出寺廟,發現太陽快要落山了,日已西斜。接下來的兩句描述了市區的街道上飄揚的春雪,這是描繪春天到來的景象。最后一句詩問道:馬蹄聲響,走向何家?寓意詩人心中的思緒在賈島的身上,而這個女子走向何方,有著令人好奇和期待的意味。
整首詩描繪了冬春兩季的交替,表達了詩人對美景的感受和對愛情的思念。詩意簡潔明了,字里行間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愁和思戀之情。通過景物的描繪,詩人借以抒發自己的心情和情感。賞析該詩應該注意把握詩中意境的變化和所蘊含的情感。
“出寺行吟日已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éng jiǎ dǎo
逢賈島
sēng fáng féng zhe kuǎn dōng huā, chū sì xíng yín rì yǐ xié.
僧房逢著款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shí èr jiē zhōng chūn xuě biàn, mǎ tí jīn qù rù shuí jiā.
十二街中春雪遍,馬蹄今去入誰家。
“出寺行吟日已斜”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