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桐死不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枯桐死不春”全詩
霧深云有虎,茅動故愁人。
破屋潛饑嫗,荒祠畫怪神。
步行牽瘦馬,背汗浹寒身。
分類:
《梧桐嶺》方回 翻譯、賞析和詩意
《梧桐嶺》是宋代詩人方回的作品。詩中描繪了梧桐嶺的景觀以及其中蘊含的深刻意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飛石危如墜,
枯桐死不春。
霧深云有虎,
茅動故愁人。
破屋潛饑嫗,
荒祠畫怪神。
步行牽瘦馬,
背汗浹寒身。
詩中的意境展示了一幅凄涼而寂寥的畫面。梧桐嶺上,石塊從山上飛落,危如墜落,給人一種不安全感。枯死的梧桐樹無法迎來春天的生機,象征著死寂和絕望。山間的霧氣濃重,云中似乎隱藏著虎的威脅,讓人心生懼怕。茅草被風吹動,散發出凄涼的聲音,喚起了人們的憂傷情緒。
詩中還描繪了一個貧困的場景。破舊的房屋里,一位饑餓的老婦人躲藏著,她面臨著生活的困苦。荒廢的祠堂中畫著怪異的神像,給人一種不安和詭異的感覺。步行的人牽著瘦弱的馬,背上汗水濕透衣衫,身體被寒冷所侵襲。
整首詩以凄涼、荒涼的景象為主線,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作者內心對于世態炎涼、人生艱辛的感受和思考。通過對梧桐嶺這一特定地點的描寫,抒發了作者對人生無常和困境的深切體驗,以及對人世間苦難和掙扎的思考。這種凄涼的景象和情感,給人一種深深的觸動,引發人們對于命運和存在意義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宋代社會中貧困、荒涼、困苦的一面,揭示了社會的不公與人民的疾苦。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凄美的意象,將自然景物與人的命運相結合,展現了方回對于人生苦難和社會困境的深刻洞察。通過細膩而獨特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一種深深的悲涼和無奈,同時也引發了對于生命的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關注。
“枯桐死不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ú tóng lǐng
梧桐嶺
fēi shí wēi rú zhuì, kū tóng sǐ bù chūn.
飛石危如墜,枯桐死不春。
wù shēn yún yǒu hǔ, máo dòng gù chóu rén.
霧深云有虎,茅動故愁人。
pò wū qián jī yù, huāng cí huà guài shén.
破屋潛饑嫗,荒祠畫怪神。
bù xíng qiān shòu mǎ, bèi hàn jiā hán shēn.
步行牽瘦馬,背汗浹寒身。
“枯桐死不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