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似雁山多秀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比似雁山多秀發”全詩
比似雁山多秀發,豐稜那復讓天臺。
分類:
《大丘至黎坑口》葛紹體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丘至黎坑口》是宋代葛紹體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重重云霧飄浮不定的光芒相互交射,
陡峭的懸崖斜斜地露出了裂縫欲要裂開。
好比雁山上長滿了秀發,
豐滿的山脊嶺不甘示弱地與天臺相比。
詩意:
這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觀,表達了作者對山水之美的贊美之情。詩中的“重重云霧飄浮不定的光芒相互交射”形象地描繪了山峰上云霧交織的景象,給人一種神秘而壯觀的感受。懸崖陡峭,裂縫欲要裂開的描寫則表達了山勢的險峻和崢嶸。詩人以雁山和天臺作對比,雁山的秀發和豐滿的山脊嶺與天臺相比,展現出雄偉壯觀的山勢和山水之美。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描繪了山巒的壯麗景觀,通過對山峰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雄奇和壯美。詩人運用形象生動的比喻,如“重重云霧飄浮不定的光芒相互交射”,使讀者仿佛置身于山峰之間,感受到了云霧繚繞的壯麗景象。同時,通過對山勢的描寫,如“陡峭的懸崖斜斜地露出了裂縫欲要裂開”,給人一種挺拔險峻的感覺。最后的對比也給人以對山峰的贊美,雁山的秀發和豐滿的山脊嶺與天臺相比,顯示了山峰的高聳和壯美,給人以震撼之感。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展現了山水之間的壯美和雄奇。讀者在欣賞這首詩時,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壯麗,同時也能夠領略到詩人對自然的贊美之情。整首詩形象地表達了山巒的高聳和壯美,給人以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使人更加熱愛大自然的美麗。
“比似雁山多秀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qiū zhì lí kēng kǒu
大丘至黎坑口
zhòng lán fú dòng guāng xiāng shè, qiào bì héng xié xià yù kāi.
重嵐浮動光相射,峭壁橫斜罅欲開。
bǐ shì yàn shān duō xiù fā, fēng léng nà fù ràng tiān tāi.
比似雁山多秀發,豐稜那復讓天臺。
“比似雁山多秀發”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