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天如水似中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碧天如水似中秋”全詩
一樓月色無人共,聽盡鐘聲未下樓。
分類:
《雪后月夜登樓》顧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雪后月夜登樓》是宋代詩人顧逢所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雪后的月夜,詩人登上樓閣,凝視著室外的美景,并感受到了冬夜的寒冷和寧靜。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雪屋凝寒凍不流,
碧天如水似中秋。
一樓月色無人共,
聽盡鐘聲未下樓。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雪后的夜晚,展示了作者登上樓閣的情景。詩中表達了冬夜的寒冷,房屋上的積雪凝結成冰,不流動,寓意著嚴寒的季節。同時,夜晚的天空湛藍如水,美麗如同中秋時的明月。作者獨自一人在樓上,欣賞著月色,感受著寂靜的美景。在這寧靜的夜晚中,他傾聽著遠處的鐘聲,卻未下樓去。
賞析:
《雪后月夜登樓》通過對冬夜景象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考。詩中的冬雪凝寒,冷冽的氣息逼人,與此同時,詩人用“碧天如水似中秋”的形容詞句,給人一種溫暖、寧靜的感覺。通過對冷與暖、寂靜與動感的對比,展現了作者內心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
詩人傾聽遠處的鐘聲,或許代表了他對于現實生活的思索和追求。他置身于高樓之上,遠離喧囂,與自然相伴,以此來尋找內心的平靜和安寧。同時,他不下樓去,也許表達了對于人世間的繁華和喧囂的回避,傾向于思考更深層次的人生哲理。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傳遞出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緒,同時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于人生和世界的思考。這種對冷與暖、喧囂與寧靜的對比,使得這首詩詞充滿了詩意和哲理,給讀者一種美感和思考的空間。
“碧天如水似中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uě hòu yuè yè dēng lóu
雪后月夜登樓
xuě wū níng hán dòng bù liú, bì tiān rú shuǐ shì zhōng qiū.
雪屋凝寒凍不流,碧天如水似中秋。
yī lóu yuè sè wú rén gòng, tīng jǐn zhōng shēng wèi xià lóu.
一樓月色無人共,聽盡鐘聲未下樓。
“碧天如水似中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