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處難求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巧處難求色”全詩
雖無三寸舌,解作百禽聲。
巧處難求色,聽時可辨名。
金籠容不得,應是愧流鶯。
分類:
《百舌》顧逢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百舌》是宋代詩人顧逢的作品。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得意的春風中,山林中傳來異樣的鳴聲。
雖然沒有三寸長舌,卻能模仿百種禽鳥的聲音。
巧妙之處難以找到真實的顏色,但聽起來卻能辨別出它們的名字。
金籠也容不下它,這應該使流鶯感到羞愧。
詩意:
這首詩以百舌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聲音多樣性的贊美和思考。詩人通過聽到山林中百舌鳥的鳴叫聲,感受到了春天的喜悅和生機。盡管百舌鳥沒有長舌頭,卻能模仿各種鳥類的聲音,展示出它們的多才多藝。詩人認為百舌鳥的歌聲如此巧妙,以至于很難辨別出它們的真實顏色,但通過聲音卻能分辨出它們的種類和名稱。詩中提到金籠容不下百舌鳥,這意味著百舌鳥的自由和獨特性無法被限制和囚禁。
賞析:
《百舌》這首詩通過描繪百舌鳥的聲音和特點,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詩人贊美了百舌鳥獨特的音樂才能,將其比作百禽的聲音,突出了百舌鳥的多樣性和靈活性。詩人通過對百舌鳥的描繪,傳達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多樣性,以及詩人對自由和個性的向往。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通過對聲音的描寫,展現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美麗。讀者通過閱讀這首詩,可以感受到春天的歡樂和自然界的豐富多樣性,同時也可以思考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對自由和個性的珍視。
“巧處難求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ǎi shé
百舌
dé yì chūn fēng lǐ, shān lín yì yàng míng.
得意春風里,山林異樣鳴。
suī wú sān cùn shé, jiě zuò bǎi qín shēng.
雖無三寸舌,解作百禽聲。
qiǎo chù nán qiú sè, tīng shí kě biàn míng.
巧處難求色,聽時可辨名。
jīn lóng róng bu dé, yìng shì kuì liú yīng.
金籠容不得,應是愧流鶯。
“巧處難求色”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